仪式结束,该上供了。村民们从软垫上站起来,排好了队,一个个进庙内,把手上用红布盖着的东西供到菩萨脚下。每个人出来的时候,脸上却都是种松了口气般的释然表情。
李禾是最后一个。
他不怎么情愿,是被李苗硬推进去的,连红布都没准备,手上还提着那个布袋子。
虽不知道李苗是怎么劝说他的,但是魏九阳大致能猜到点——估计又是威胁他不给他吃东西什么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禾仍旧没有出来。
这显然不在村长的预期之内,他在门口焦急地来回走动,几次想喊人,却又止住了声。最后实在没办法,把李苗拉了过来,低声道:“我就说不让他来!这下出事了,你说咋办?!”
小老头吹胡子瞪眼,很是不满他这么推卸责任:“瞎说什么!村里来的人不够,它生气了咋办?我家小子说不准合了菩萨眼缘,要给他授道嘞!”
“什么授道?他不清楚,你还不知道菩萨哪来的吗?啊?快想办法!”
两人正在争执,庙门却突然“嘎吱”一声,从里头推开了。
李禾脸色黑沉,出门后却突然破天荒地冲自己父亲笑了一下,然后从他们二人身侧走过,跪回了自己的垫子上。
李苗很是激动:“你看!我就说菩萨是在点化他!”
村长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无论如何菩萨也不可能点化村民。他看着李苗欣喜若狂的模样,心中升起了些鄙夷。
看看,看看这些人。
自己骗自己,这下还当真了。
他借这个念头,给自己身上加了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标签,不欲与这个愚昧痴人计较,便清了清嗓子,打断底下众人的骚乱:“行了啊行了,别嚷嚷了,咱继续,给菩萨磕头来!”
众人齐刷刷跪好,在村长的号令下磕了第一个头。
村长边唱道:“泥胎落嘞露金身呦——”
众人齐齐往前跪行一步,再磕头。
“铃舌颤动念我名诶——”
他们这下跪在了湿润的泥土上,膝盖都微微陷了进去,又磕头。
“菩萨借骨快快来嘿——”
唱罢,那些收拾结束后又被挂回去的铃铛摇晃着响动,本来被李禾离开时顺手关上了的庙门“轰”一下打开,庙里头黑漆漆的,蜡烛也没点,什么都看不见。
魏九阳这才意识到,这菩萨庙跟村医家一样,都是背阴的。这样明晃晃的日光都照不进去,“菩萨”到底是哪路来的冤魂邪鬼?
可村民们显然不这么认为。
随着庙门的莫名打开,跪拜的人中站起来个小孩,身量不高,尚不及魏九阳的腰,身形更是瘦弱,发白的面色被太阳炙烤得泛着不正常的红,此刻呆滞地走到门口,直直跪了下去,发出“咚”的一声。
离着些距离,魏九阳都能听到声音,他不禁有些感同身受,后怕地摸了摸膝盖,感觉自己身上似乎也跟着疼了起来。
不过这小孩他认识的。
正是李光高。
李母看见自己儿子被菩萨唤去,高兴极了,又不敢站起来,只好左右晃着身子,去跟周围的人挨个说:“是、是我家小儿!菩萨这么些年头一次选人,选了我家小儿!”
魏九阳从中捕捉到了关键词。
“头一次”。
至少很多年,这个“菩萨”没有选人,也就是说,仪式的这一步以前都是走个过场。而村长的年纪跟李母差不多,那对于村长来说,估计也是头一遭。这种不在掌控中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定然会生出不少变故。
看着他们欣喜的模样,魏九阳隐约察觉到了些风雨来临前的不安。
他想了想,挪到高卉旁边:“你知道怎么回事?”
高卉看了他一眼:“不多。”
罗闵本来在外面,高卉喊了他几声,等他回来了,才道:“我后来在跟李玉荷聊天——就是混混李禾的母亲,也是李玉兰的姐姐。”她探头在村民中间又看了一眼,“我本来想问点李禾的事的,但是她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到现在我也只知道李禾平时基本不在村里,都是在外面到处晃荡,没钱了就回村里找父母要,每次走的时候还会拿不少粮食。”
魏九阳赞同道:“他好像很爱吃东西,他爸威胁他都是靠这个。”
“对。但是你们没发现李玉荷她——”
罗闵插话道:“没来?”
“是,她没来。可能是因为她腿脚不便,也可能是因为没人去领她来,毕竟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在这边,根本没回去。只是我反而觉得,她是故意不来的。”高卉这么说,自然也有她的缘由,“聊的时候她说漏了嘴,说明天要去把地种了,不然等雨回来就没得吃。我问她怎么知道明天要下雨,她就改口说自己乱说的,她只是希望能天晴。”
“我本来看她年纪大了,想着晚点帮她到庙这边来,她也拒绝了。可是李禾对她的态度很是冷漠,自然不会来帮她,而李苗又年年都被村长喊去监督,也不会回家。如果是别的村民把她扶过去的,那她也没道理拒绝我。”
高卉沉吟片刻,下了结论:“我觉得她是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