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她怕接触太多知道了他们家的秘密,那就只谈交易,而只有赚了钱,她才能在家里过得好一些,基于有王小红这个娘,他依旧不会给太多。
王小红本就想让两个闺女去赵四家,如今一听有钱拿,立马就同意了,直接替姐妹俩答应下来。
赵青青却别过了眼神。
赵丰年忽然懂了那句“歹竹出好笋”。
另一头,大尺小尺很快便上手榨油,赵家丰收油的产量也终于上来了。
而得知赵家雇了巧娘娘家外甥帮工,许多人的心思又活泛了。
“赵四情愿找外家的外甥都不愿意用自家人,可见几家人是真生分了。”
“三娘,你家大胖如今也十三四岁了吧?大胖到底读过几年书,你们就甘心让孩子土里刨食?没想过送去县城当学徒?”
“还当什么学徒,要我说,直接去他四叔家帮工,倒是还便宜呢,又能学手艺,又过得舒坦,再过一两年,说个媳妇,那日子可就过得舒坦。”
“也是,再过一两年就该相看了。”
王三娘听着你一言我一语,强撑着笑,“大胖那臭小子,性子大着呢,我都说不了他几句,我才懒得管他呢!”
话是如此,到了家,王三娘衣服都没晒,撂下衣服篓子站在院子里就骂了起来。
赵来金扛着一捆干柴正推开院子门,见她骂得难听,就问了,王三娘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还不是你两个好儿子,整日的游手好闲!正事不干一件!”
“你说大胖还是二胖?大胖在地里拔草呢,可没游手好闲,倒是二胖,确实不像话,这么大人了,还成日地跟村里小子们到处野,晚上我说说他。”
王三娘一听就更生气了,“拔草!你听听,他在地里拔草,老娘送他去读书,是为了他能上地里拔草吗?人家儿子读书的读书,学手艺的学手艺,他可倒好,搁地里拔草,活该一辈子没出息!”
赵来金不解,“这又是怎么了,不是都说了么,孩子不喜欢读书,你强逼着他算怎么回事,我看大胖这样挺好,如今谁不说他做事麻利又稳重的,能帮家里做不少活。”
“谁让他做这些活了?”
赵来金无奈,“那你想怎么着?让他歇着,还去读书?然后让二胖去干地里的活?”
王三红看了赵来金一眼,“你就没想过让你大儿子有个手艺?”
“你是说送到镇上当学徒?”
王三红给了他一个白眼,“你老赵家现在就有人过的风生水起,还把外人接家里养着,这种好事偏偏怎么就不记得侄子呢。”
赵来金这才琢磨过味来,“你是想让大胖去四弟那边?”
“他们家不是正弄那什么‘制油作坊’的吗,前头还叫了赵青青赵翠翠那两个丫头片子去帮忙,现如今又喊了娘家侄子,怎么就不能让他正经侄子去了?”
赵来金有些为难,但是更多的是心动。
当爹的怎么会不想要儿子有个好前程呢,只是他们几个兄弟之间,说实话,关系并不怎么融洽,直接上去问,倘若被拒绝了,他是当大哥的,被弟弟拒之门外,这往后脸面往哪搁。
王三娘不满他这样优柔寡断,当晚就跟公爹赵老头提了这事,赵老头没有拒绝。
于是,这天,赵来贺刚清理完鸡棚,就听见了敲门声。
来人是正是赵来金,赵丰年大伯。
“老四,忙呢?爹让你有空回趟家,晚上回老宅吃饭吧。”
赵来贺知道八成也是他家制油作坊的事,点头答应了。
到了傍晚,巧娘带了一碗炒鸡蛋,一家人就往老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