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少有人选在冬日开新店铺,只因天寒地冻,少有人愿意在这种天气出门。
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雪花纷纷扬扬,簌簌落下。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工。
屋檐街道很快就覆盖一层松软的白雪。
洒金街商业繁盛,倒不至于空无一人,吃酒喝茶,三两聚会,仍然是京城内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街上行人匆匆而过,忽然发现一片白色苍茫之中,有夺目的红色就像寒冬绽放的腊梅,如一簇火焰让人追逐向往。
那红色铺天盖地般,实在太过抢眼。
走到近处,才发现是一家新开的铺子。
自二楼而下、大门左右,分别悬挂着两匹足有四尺宽的红绸,肆意张扬地垂落到底,在寒风冬雪中猎猎翻飞。
上面书写着两行大字,笔法遒劲有力,矫若惊龙。
不知是谁缓缓道来:桃花源里桃花客,雪落客来茶作酒。
白雪天地间,红绸翻动,黑字苍劲。
好一幕绝佳的雪景,好一个绝妙的以茶作酒!
众人这才看清此间新铺,原来是一家新开的茶馆,名为桃源茶馆。
这样的开张景象,即便是京城之人也从未见过。
当即便有人停下脚步,走进茶馆。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新铺,如此附庸风雅。
一进店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赞叹之声传至门外,越来越多人驻足停留。
满目望去,竟然都是如同门外红绸一般的丝缎,只有两尺宽,同样是从上及下,极长、极高、极飘逸。
错落有致地布满整个大堂,如同屏风一般巧妙地将茶桌隔开。
上面用行云流水般的笔力,似是写了一篇文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众人仿佛任由着这些丝缎牵引,走进了那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中。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山在虚无缥缈间,才最是引人遐思和向往。
原来这就是桃花源,这岂不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极乐世界么。
桃源客栈,原来如此。
此间主人真是雅兴至极,也高雅至极。
等客人回神,才有小二引着大家入座。
本以为此情此景已经足够令人惊艳,饮茶赏雪,也不枉今日寒风中观望。
可看见陆续摆上的红泥小火炉、精巧的摆盘,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喝茶,这要怎么喝?
有小二上前,将烧红的炭一块一块放入火炉之中,再覆一张以铁制成的网架,将陶壶置于其上。
那茶呢?
小二拿出来的却不是茶饼,也无需碾压烘烤,而是一片一片晒干的茶叶,径直放入陶壶中。
倒入热水,随着水沸声传来,茶香弥漫,飘散而出。
众人第一次如此喝茶,对茶具好奇、对茶叶好奇、对这茶香更加好奇。
那茶叶滚入沸水中,变得色如嫩笋,绿意盎然。
未加任何调料的茶汤清亮透底,香气饱满馥郁,品之清香醇和。
与此茶相比,平日里喝的茶浊了,也苦了。
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
待橘子、干果等小吃一一置于网架上,热茶翻滚,橘香清甜,好一个惬意舒适。
窗外大雪纷飞,桃源茶馆没有准备任何锣鼓狮队,却也已经赢得满堂彩。
不过,这茶好喝,却不是免费的。
早就有人问价格如何。
只见一名小二站在大堂中央,收拾得干净利索,说话爽利干脆,声音洪亮。
“我们东家说了,今日是桃源茶馆首日开张,请所有进店的客人免费喝茶!”
“从明日起,恢复正常价格!”
“小店进门右手边已将所售卖之商品一一列明,价格公开,童叟无欺!”
嚯!这茶馆的东家好大方!
寻常商家哪里舍得这样经营,一整日的茶水点心全都送出去了。
有人跑门口去查看价格,这一看更惊讶得不得了!
兰亭绿雪,一两银子一壶。
蒙顶甘露,二两银子一壶。
九曲红梅,竟然要五两银子一壶!
总共十几种茶叶,最贵的便是西山白露,二十两银子一壶。
这可不是一斤,而是那么一小壶!
看完价格,众人只觉得门口那句以茶作酒果然不是虚言。
楼下的反应,谢安和林知鹤在二楼看得清清楚楚,且他们早有预料。
这茶确实贵了些,但向来物以稀为贵。
桃源茶馆不仅茶馆新颖、茶叶独特、用法讲究,就凭这《桃花源记》,也足以让京城所有的茶馆都黯然逊色。
无他,唯文化品牌之内涵尔。
桃源茶馆面向的茶客从来就不是普通的百姓。
二人已经商议过了,他们还准备推出一批价格更适中的茶叶,用于林知鹤原先的竹溪茶馆。
如此一来,竹溪不会受到桃源的冲击,反而可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