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院子里,春日乍寒,她喜欢这样微微冰凉的感觉,很舒适。
“宋施主,你的信又来啦!”五年后的净一小和尚已经长高了不少,虽然一直没有机会保护她下山,但却成了她的信使。
这几年,无论是姜灵儿还是柳氏,都在给自己写信,甚至元止都写过几次歪歪扭扭的信,每次都是净一专门送来。
每次见到净一,都有好消息传来,所以她很高兴。
宋玉姝展开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这几年里,不只是她,每个人都变化了许多。
她的大哥宋元景已经于去年中了二甲进士,目前在户部任职。
徐氏则早在大哥在乡试中得中解元后,就恢复了管家的权利。
柳氏没有了管家权,稍微受了些冷落。
不过元止乖巧懂事,又得宋父喜爱,倒也过得还好。
姜母早就已经生了一个男孩,灵儿已经是姐姐了,两年前,她还跟着姜母来看过自己。
至于她自己,宋玉姝想起这些年的经历,忍不住恣意地笑了起来。
短短的五年内,柳州县的百姓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存在。
一个就是谢安。
他长相俊美,气质绝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五年前,他初到柳州县,经营了一家特别的桃源客栈。
几个月的时间就把来往的客商和旅人从城门附近的客栈里抢了过来。
一年后,已经成为柳州县最大的客栈。
然后,他又开了第二家桃源客栈。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格局,一样的风格。
听说,谢安称之为连锁店。
第二家桃源客栈位置就在柳州县商业气息最浓厚的街道上,距离城门处也更近一些。
房价也更高一点点。
在这家客栈住宿,每位入住的客人都会收到一份小礼物,或者是一盘新鲜的水果,或者是一壶包装精致的酿酒,又或者是一份柳州县特色点心。
若是一年内连续入住五次,还会赠送一晚免费住宿。
而且,这一家桃源客栈内的饮食更丰富、更精致、更有新意。
许多没吃过的菜式不断地推出来,让人一吃就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有的人就为了品尝这里的美味,专门定了客房居住。
一时间,附近酒楼的生意都被这家客栈抢走了风头。
所以说,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于是,三个月后,谢安干脆又开了一家酒楼,名为桃源酒楼。
谢安又说了,这叫做品牌。
大家也不是很懂什么叫做品牌,只知道五年来,柳州县里名叫桃源的店越来越多。
桃源客栈、桃源酒楼、桃源茶馆、桃源绸缎庄。
所有名叫桃源的店铺,东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谢安。
他用最快的速度成了柳州县产业最多的商人。
说他是柳州县首富也不为过。
偏偏他还特别神秘,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也没人见过他与什么人特别近亲。
让许多想要说亲的媒婆都找不到门路。
无数少女的心,碎了。
……
另一个则是小柳大夫。
虽然小柳大夫现在已经十六岁了,可大家还是习惯这么称呼她。
现在,如意堂已经是柳州县,甚至整个幽州都极有名气的医馆。
小柳大夫不仅看女子病,只要有病患上门,无一不认真接待。
对于她的医术,再也没有人不服气。
甚至还有更远地方的什么夫人、官眷想请小柳大夫上门看诊呢,不过这一来一去得十来天不止。
小柳大夫说了,超过两天的行程实在不便出门,想要看诊,就自请过来。
谁不知道这一趟的诊金只多不少,但是小柳大夫为了县里的病人,还是不愿意出去。
大家都纷纷称赞。
两年前,如意堂把旁边的一个店铺也买了下来,全部打通,地方更大了。
以前一直跟着小柳大夫的柳姑娘也开始独自看诊。
柳姑娘性格泼辣爽利,要是碰上那种不愿意给家里女眷看病的男人,那是丝毫不留情面,在如意堂里就是一顿数落。
但是她对姑娘们可是轻声细语的,也从来不夸大,遇到拿不定主意的,都是向小柳大夫请教。
所以大家也都很乐意找柳姑娘看诊。
两位大夫都姓柳,这可为难了大家。
叫柳姑娘“柳大夫”,可是小柳大夫才是如意堂的门面。
叫柳姑娘“小柳大夫”,可是柳姑娘柳十一还大呢。
最后还是柳约自己拍板了,就叫柳姑娘。她自认为自己还不是一个足够合格的大夫。
这才让众人理顺了起来。
除了治病,这几年,小柳大夫还在如意堂里开辟了一块单独的地方,名叫如意方。
里面都是一些可以直接购买的东西。
比如中药香囊,有的可以静心助眠,有的可以疏肝解郁,还有的可以通鼻开窍,精致小巧,佩戴方便。
还有一些茶,柳姑娘说叫中药茶饮,分成调理茶、养生茶、美容茶,都是小柳大夫自己调配的方子,买回去煮水喝,特别有助于女子饮用。
还有一些从来没见过的,黑芝麻丸、秋梨膏、阿胶糕等,价格适中,吃起来方便,当成零嘴儿吃也没负担。
大家对如意堂是满满的信任,长期吃下来发现真的很有效果。
现在,如意方里的东西时不时的断货,想要买到还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