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一眨了眨眼睛,无辜道:“不知道啊。”
如果忽略掉他不安的双手、飘忽的眼神,宋玉姝是愿意相信的,看来这小和尚是知道些什么呢。
“既然方丈安排了,那我需要下山的时候去哪里找你呢?”
净一见她没有再追问那些东西,这才回答,“施主去钟楼后面的院子找我就行,我一般都在那里练武。”
宋玉姝点点头,“那好吧,以后可就麻烦你咯。”
净一见宋玉姝没有反对自己陪他下山,高兴地咧嘴直笑,两个小虎牙都露了出来。
宋玉姝看着眼前笑的傻乎乎的小和尚,忽然歪了一下思路:这就是善慧大师的强制购物吧?是吧?是吧?
……
想起之前答应姜灵儿的事情,她回到了桌前写了一封信,然后安排阿四送了出去。
才第一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顺利呢。
青云寺庙宇巍峨、威严静谧。此刻,听着寺里的一声声浩荡晨钟和树上的鸟声鸣鸣,她站在阳光下,感受着古代毫无污染的空气,闭上眼睛,一次又一次做着深呼吸。
脑中全部放空,鼻尖有着淡淡的香火味,整个人都安静沉寂了下来。
柳约回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少女,身着简单素衣,长发如瀑自然垂下,她微微抬头,闭着眼睛,站在高耸的大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撒在她脸上,像画一般。
她提着盛满水的水桶,站在原地,似乎怕惊扰了她。
宋玉姝睁开眼睛,感觉浑身通透,仿佛蓄满了能量。
她余光撇见门口站着一人,穿着一身暗红色的长裙,编了一条粗粗的麻花辫,细长的眉毛微微上扬,五官英气,透着一股飒爽。
她猜测着对方的年龄,笑着问道:“是柳姐姐吗?”
柳约觉得眼前的少女明明长相普通的很,但却气质脱俗,令人一见难忘。
她提着水桶走近几步,快人快语,“我叫柳约,你是昨日住进来的小姑娘吧?去年舍利塔建成,被蝴蝶围绕的就是你吧?”
宋玉姝点点头,“柳姐姐你看见我啦?”
柳约笑道:“我就站在那附近,那天的景象,真是太神奇了。”
“听寺里的师父们说,他们也从未见过,还说你可能是什么有大气运之人呢。不过后来方丈不让大家议论。”
“听说你是县令家的小姐,怎么会来这里?”
“我来为我姨娘祈福的。”柳约见她简单回答,便不再多问,来这里的人谁没有点为难之处呢。
她话里不自觉地就带上了安抚,“没事的,这院子里就我们几个人,你年纪小,你什么需要帮忙的,叫我们就行。”
宋玉姝想帮她提水,结果柳约哪里用得着她帮忙,像提着随便一个东西一样,轻轻松松就倒进了水缸里。
宋玉姝惊呆,这位柳姐姐看着瘦瘦的,力气却大得很啊。
柳约原来想着,小姑娘可能脸嫩,不好意思开口叫自己帮忙,自己得主动点。
没想到,哪里用得着自己帮忙呢,倒是沾她的光,自己和苏婶子轻松了不少。
柳约和苏怡发现,自从宋玉姝来了之后,水缸里的水就没有空过,每隔四五日,还有新鲜的瓜果送到门口。遇上下雨天气,僧人直接就将斋饭送了过来。
若是宋玉姝身边那个名叫阿四的小哥下山,还会给她们带一些日常用品回来。
更让她们震惊的是,宋玉姝年纪不大,竟会诊脉。
虽然她自己说是认识一位神医,跟着学了些皮毛,可是她从后山上采来的药,见效极快。
若是得了风寒,两三日就好了。
寮房这边是有一个专门给他们这种香客用的小厨房的。
不过大家又不是专门来过日子的,诵经吃斋才是修行,从来都是跟着寺里一起吃斋饭。
可是宋玉姝来了以后,把小厨房都用起来了。
做的依然是斋菜斋饭,但味道好了许多,还有一些她们都没见过的吃法。
如此这般后,僧人也就不送斋饭了。只是送来的东西里又多了一些新鲜的蔬菜。
都是寺里后厨的人自己种的。
柳约悄悄打听过,怎么感觉整个青云寺都那么照顾这个小姑娘呢。
这才叫她知道,去年那场特别盛大的仪式上供奉的舍利子,就是宋玉姝寻回来的。
那是数百年来最德高望重的至一大师的舍利子,僧人们说起来无不双手合十,敬重异常。
只不过,方丈大师不让大家过于打扰宋玉姝,这才不好搞的过于特殊。
嗨,这还不叫特殊吗?她上次碰到净一小和尚来送吃的,里面分明还有鱼。
净一瞧见柳约诧异的眼神,还把鱼提起来在她眼前晃了晃,“师父说了,修行在心。香客并非出家之人,吃些鱼肉无妨。”
然后还小声咕哝,“何况宋施主年纪这么小,必得好好补一补呢。”
柳约: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