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那人走了出来,正是上次救了他的那个少年。
昏暗的山洞内,他站地不近又不远,表情温和又无害,似乎真的只是好奇那个问题。
宋玉姝这才想起来,这已经是第三次见他了,其中他还救了自己一次,自己却不知道他的名字。
宋玉姝不知不觉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陆时只是一时兴起来到这里。
佟松年和善慧大师是好友,听说寻回了至宝舍利子,就打算参加完供奉仪式再离开。
他一时兴起,想要来看一下当初发现舍利子的山洞,没想到正好又遇见了那个奇怪的少女。
听她刚才所言,是她寻回了舍利。
而且,如果没看错的话,刚才她摘下了佛珠,那侧脸细腻无暇,精致如画,正是令他印象深刻的面容。
只是她现在的样子,又与上次不同。
唯一相同的,是手腕上那串佛珠。
看起来,她和青云寺的渊源真的颇深。
他看着眼前长相普通的少女,若不是他亲眼所见,谁会相信她还有另外一副模样。
宋玉姝想起他的问题,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见过至一大师留下的信么?”
陆时点头:“在方丈大师那里有幸见过。”
宋玉姝有些犹豫,她刚才是想安慰至一大师那或许早已消逝的灵魂,可她其实更同情几百年前那位姐姐。
她轻声说道:“看至一大师所说,她应该是一个洒脱随性,聪明至极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未必会信命。我猜她只会怪自己识人不清、当断不断吧。”
“不过,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史书里,野史里,传说里,都没有人在乎真相……”
“就算至一大师,也只是写进了可能会长埋地下的信中。从未对外人道。”
陆时察觉到她的语气有些沧桑和忧伤,不知怎么的,他并不想见她有这样的情绪。
他斟酌着开口:“既然她是位洒脱随性之人,或许…也不会在乎后世如何评价。”
宋玉姝微微一愣,确实,刚才自己好像把自己绕进去了呢。
没想到小哥哥很通透。
陆时见她眼神变得明亮,似是认可了自己的话,唇角也弯了弯。
宋玉姝觉得这个小哥哥笑起来还真是挺好看的。
她想问一下对方叫什么名字。
洞外的春雨和阿四已经有些着急,向山洞内喊道,“姑娘,你还在里面吗?天色有点晚了。”
宋玉姝不想让他们看见山洞里还有其他人,忙应一声,“知道了,我这就出来!”
她向陆时微微欠身道,说了一声“告辞”就转身离去。
她离开的一瞬间,陆时只觉得山洞内好像立刻暗淡了下来。
^
舍利子供奉仪式肃穆异常。
塔高九层。
成百上千的僧众围绕在舍利塔周围,一层一层由内向外,自灰眉白须的年迈高僧至五六岁刚刚剃度的小沙弥,均双手合十,表情沉静、无悲无喜。
他们口中低声呢喃,吟诵着佛音袅袅,为青云寺增添了几分庄严神秘和厚重。
前来上香的香客从舍利塔周围一直站到山门处,围观这一难得的佛教盛况。
只见善慧方丈和两位同样德高望重的高僧,手捧一件精致的繁复琉璃瓶,缓步上前。
琉璃瓶内盛放的正是至一大师的舍利子。
人群自觉地为三人让出一条路直通舍利塔。
宋玉姝知道,另外两位高僧分别是大庆朝其他两个佛寺——紫金寺和万华寺的主持方丈。
他们专程赶来,足以看出至一大师在佛教中的地位尊崇。
风吹叶落,发出簌簌声响,舍利塔檐角上悬挂的青铜铃铛微微颤动。
善慧方丈等三位高僧将琉璃瓶送至塔内。
仪式尚未结束,大部分人只能看到这里了。
三位方丈会将琉璃瓶放置在提前打造好的金棺之内,金棺再放入银棺中,最后安置于宝帐中。
层层套装,仪轨严密。
舍利子供奉仪式之后,青云寺隐隐成为三大佛寺之首。
那一本佛教圣经也存放在青云寺的藏经楼中,非经方丈允许,不得擅自查看。
舍利子安置好的一刹那,青云寺内钟声缓缓响起。
咚……咚……
余声悠长,古朴沉重。
人群久久不散,似乎不敢打破这份深沉静谧。
忽然,群众中传来一声惊呼:
“快看,那是什么!”
随后,纷纷杂杂的声音陆续传来,沿着大家手指的方向,一大群淡黄色蝴蝶不知道从哪里出忽然出现,在舍利塔周围飞舞了几圈,然后飞越众人,向寺庙东北处的角落飞去。
足有上百只。
所经之处似有金光流过。
宋玉姝看见一只蝴蝶停在了她的肩膀处,扇动着漂亮的双翅。
她微微抬头,无数的蝴蝶,和那天一样的蝴蝶,围着她一圈一圈地飞着。
不知怎么的,她觉得对方是在向她道谢和告别。
很奇怪,她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于是,她也在心里轻轻回应:
“不用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