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姝看着手里的东西,怔怔地发呆。
她早就不是7岁的孩子,两世为人,又遭遇过那种劫难,心性本应该更加稳重。
可是刚才那一幕实在太匪夷所思,不似人间才有的景象。
如果没猜错,这就是那颗舍利子吧。
剔透晶莹,周身一层淡黄色的光晕,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又在这种山洞地底下埋藏,依然宛如新生。
随着舍利子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封信和一本佛经。信封不知道用什么东西保存的,一点都没有腐坏。且没有封口。
既然如此,看来高僧是允许自己查看的吧。
宋玉姝小心地打开,信不长,读罢之后,却令她怅然若失。
如信中所述,这确实是当时那位高僧,法号至一,所留下的东西。
至一大师当年刚刚二十岁出头,虽然小有所成,但尚未扬名。在这后山上救了一个年轻女子。
那女子看着年轻,却见解非凡,对佛门精妙也知之甚深。
她感念至一救了自己,赠送了一本佛经,竟然是失传已久的佛门圣经。
之后,就翩然离去。
一个年轻女子孤身一人出现在偏僻后山,随便一出手就是如此重宝,更别提她的谈吐、见解,无一不让至一震惊。
至一大师本就颇具慧根,与那女子交谈之后深受启发,又极其刻苦钻研佛经。不出几年,已经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翻译了大量西藏佛教典籍,著书论说,成为当时佛教的代表人物。
就此几年过去之后,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当年那名女子。
彼时,至一早就造诣深厚,他看出女子命格不凡,有母仪天下之象,或许是为了感谢,至一如实告知了对方。
女子云淡风轻,并不为所动。可是,他旁边的男子却全听了进去。
最后一次听闻那女子的消息,是十年之后。
至一已经是青云寺住持方丈。他受邀进宫,却发现皇后并非故人。
推演之后才得知,当时的皇帝陛下正是十年前陪在女子身边之人,他知晓了女子命格,本就意图篡位,岂能放任女子嫁给他人。
用尽手段强娶后,用亲朋好友性命威逼强迫女子献上她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助他登上帝位。
在登基前一夜,残忍地将女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杀害。将皇后宝座留给了坐享渔翁之利的青梅竹马。
知晓前因后果之后,至一大师长叹一声。认为是自己妄论他人命运,泄露天机,才导致女子本来极贵的命格竟成死局。
从此之后,他再不曾观人命格,只一心论道,普度众生。
对女子的悔恨一直压在他心头。
直至察觉大限将至,他独自来到当时初见女子的地方,溘然长逝。
宋玉姝看完信件,仿佛也跟着至一大师一般,长长地轻叹一声。
原来几百年来青云寺流传下来的故事,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泡影。
那女子本来绚烂多彩的一生,最终什么也没能留下。
作为女子,何其孱弱。能力和美貌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最后不过是沦为别人手里的棋子,用尽随时可弃。
她慎重地将舍利子和书信收好,朝那个角落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才朝洞外走去。
此时天色已晚,落日余晖撒遍青云山。她没再耽搁,快速走向寺庙,寻找方丈善慧大师。
半个时辰之后。
青云寺后院善的一间禅房内,十几位高僧围着宋玉姝,双手合十,表情凝重严肃。
其中一人,踱步而出,缓缓开口:“小施主,你说在后山上发现了本寺高僧的遗物,不知现下是否能拿出一看?”
宋玉姝抿了抿嘴,不怪她多想,至一大师留下的东西至尊至贵,如果只交给其中一人,万一有什么意外……
所以,她借口说梦到了高僧托梦,务必在寺内所有慧子辈僧人都在场的情况才能拿出来。
也是给自己做一个见证。
“是。”宋玉姝回应之后,终于将东西一一拿出:一颗舍利子、一封书信,还有一本佛经,正是三百年前女子赠与至一的那一册。
一瞬间,她觉得房间内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几位僧人紧紧地盯着舍利子,目光虔诚又带着克制。
善慧大师拿起那封信,一目十行地读完,又拿起舍利子详细查看,在其他僧人热切的目光中,终于开口,“确实是本寺第16代住持方丈,至一大师的舍利子!”
说罢双眼紧闭,双手合十,面向舍利子虔诚跪拜,其他十几位僧人也紧随其后。
宋玉姝虽不懂佛教,但也多少知道舍利子对于佛教徒精神和信仰上的巨大作用。
片刻之后,善慧大师命人将舍利子、书信和佛经妥善安置。
然后郑重地看向宋玉姝:
“多谢小施主。至一大师是青云寺历史上成就最高的高僧,至今在众佛教徒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此番能找到至一大师舍利,是佛教之幸,更是青云寺之幸。请受老衲一拜。青云寺必有重谢!”
宋玉姝慌忙躲至旁边,轻声道,“大师严重了,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在梦中受至一大师所托。”
善慧大师眉眼温和,颇为感慨,“能受大师托梦,是小施主心思纯正、至真至善,想必与我佛有缘。”
“只是不知,这等时辰,小施主怎么一人在后山上,还睡着了?”
“这……”宋玉姝心道,终于来了。
她为难道:“我和母亲、姐姐一起来上香,姐姐说带我去后山采花,就在那个山洞里。”
“只是走着走着,我忽然就被人推倒了,然后就不记得了。再之后,就是梦见至一大师了。”
“方丈大师,我家就在柳州县,您能把我送回去么?太远了,天又黑,我害怕……”
善慧大师慧眼如炬,未作多言,只说,“我安排一下,你先吃点斋饭,然后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