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按部就班,早已经将家中打扫干净,在搭好的祭台上摆上了猪、牛、羊肉和各类时蔬,窗前插好了菖蒲,门口撒上了泥土,门前的灯笼火红,远看那成片灯笼的光已然盖过了朝阳,映出来了丰收和希望。
这三天里,是一年中最为轻松的时刻,家中只需每日晨起时分更换上新鲜的菖蒲,再撒上一捧新土,不需再为生活而劳累奔波。
三日时光眨眼间流逝,那场名为“神明赐福”的雨随即降下,雨后的水云城中,祭司一身红袍,立于仪仗车上,全城百姓皆入眼底,却未入眼里。
待到最后一日,未到日出时分,路惊云已被楚辞暮叫醒,被选中的人,需提前到祭祀之处,祭拜神明,全程观礼。
二人到祭台时,祭司已提前站在了桌侧,似是感知到了他们的前来,笑眯眯地说道:“二位小友,好久不见呀。”
楚辞暮向着祭司微微一笑,之后便不再搭理。路惊云翻了个白眼,心道:“谁和你是小友,看着比暮暮更像反派,也不知道怎么选上的祭司。”
谁曾想那祭司毫不介意,依旧一副开心的浪荡模样,“突然想起还未向二位小友正式介绍,我是南宫浔,是水云城的祭司,也是白玉京中南宫家子嗣。”
路惊云突然接话,“管你谁家的子嗣,如果想要动我的人,那得先来问问我同不同意。”
楚辞暮正惊讶为何此时路惊云会搭话,原想问问他是何缘故,却在看到他眼睛的刹那,收起了这个想法。
路惊云听到祭司的话,不觉想起在原文中,南宫浔答应留在水云城做祭司,只向皇帝求取一物,便是那仙骨。一根仙骨,保水云城皇族百年不朽。
楚辞暮,便是皇帝进献给祭司的“仙骨”。在原文中,楚辞暮曾受尽折磨,历经百般刁难,正要绝处逢生时,却被祭司取走了仙骨,丢至城外。若非是恰逢一名仙人路过水云城外,救下了他,楚辞暮便要永远留在城外做一只孤魂野鬼了。
想到这里,路惊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他与楚辞暮间的种种,怒极攻心,那话就脱口而出了。
祭司有些意外他们二人的反应,却也没有放在心上。
“皇上驾到——”
一道声音,百官齐跪,楚辞暮拉着路惊云也跪在了列旁,只听众人齐声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前方那人一摆手,百官皆起,立于两侧。路惊云抬眼望去,只见那人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正冠,腰悬玉佩,举手投足间都是贵气。
少年帝王曾脚踩着鲜血,靠着云游天下的玄士,坐稳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南宫浔向前走了一步,行了个礼,对那人说到:“躬请皇上圣安,各步骤已准备妥当,被选中的两人也已到了现场。”
那人点了点头,随后三摆手,一摆接受南宫浔的行礼,二摆祭祀相关所有人准备好祭祀,三摆祭天正式开始。
李滇从身旁的侍者手中接过了已经燃起的香,向着苍天拜了三拜,便将那香直直插入香炉中。各官员依着顺序,严谨地完成了这一场五年一度的祭祀。
祭祀结束后,李滇命人带路惊云和楚辞暮二人入宫,南宫浔作为带路之人。
路惊云同楚辞暮一起,见回家无望,便央着宫人讨来一份笔墨,楚辞暮写下一封手书,代人交给陈云华。
那信中写到:
吾母陈云华,展信佳。此行多艰,却也有友人相伴左右,万望母亲切莫伤怀......此去经年,吾亦盼归矣,母亲勿念。
——楚辞暮绝笔
二人携手同行,随南宫浔入了宫门。
南宫浔将二人带到一处偏殿,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开了。
当晚,天空烟花盛放,天下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