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砚望着光影,说不清是不舍还是痛恨,不过不重要了,幻境撑不住了,没了载体,只靠他自己承不住小雅的记忆了,纵使万般不舍,他也该将记忆还给她了。
他手掌一托,白光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他,向小雅飘去。
迟熙解开符咒,将小雅放下。
白光慢慢悠悠而来,在和小雅额头相抵的瞬间忽然放大了,它愈来愈耀眼,愈来愈夺目,顷刻便将所有人的视野都困在一片白茫之中,在这片白茫里,她的人生如同走马观花——
“哇哇——”嘹亮的哭喊昭示着小雅人生的开始。
“生了生了!”
“男孩还是女孩?”
“是女孩!瓷娃娃似的!”
“真的诶!以后谁娶了这丫头可有福了!”
“孩子他爹,恭喜了啊!母子平安!”
男人粗声粗气地道着谢,向来凶狠的眼睛里尽是喜悦,他的嘴角不断扬起又被自己强压下,乱糟糟的胡须翻得更向外了,他招呼产婆将孩子抱进去,道:“劳大家惦记,等孩子满月,我请大家吃酒!”
“好!”
“好啊!吃酒!老邓请客!”人们跟着起哄。
“喝他个八大海碗!”
“给他喝到破产!”
“去你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先散了吧,先散了吧,”老邓喜气洋洋地说,“我进去看看我娘子和闺女!”
“得嘞!赶紧给柳娘子吃点好的补补!”
老邓摆摆手进屋了。
屋内襁褓里的婴儿咿呀咿呀,肉乎乎的小手四处抓着,一只握着娘的手指,一只向门口的老邓伸去,老邓和妻子被逗得直笑。
“这小丫头,像我!”没了外人,老邓的嘴角几乎要扬到天上去。
“哪里像你了,咱们姑娘可漂亮着呢!”妻子嗔怪道。
老邓听了就要去捉妻子的胳肢窝,妻子也嬉笑着抱着女儿向一旁躲,小婴儿还攥着娘亲的一根手指,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们。
时间匆匆,一恍,小婴儿就长成了垂髫稚童,在街头巷口和年岁相仿的孩子们一起高举竹蜻蜓,绕圈疯跑。
“小雅,跑慢一点!你的纸鸢要飞走啦!”年幼的夏知砚紧紧跟在小姑娘身后,拽着着小姑娘新买的纸鸢,手忙脚乱,又生怕她跑摔了跟头。
天上有和风,地上有欢笑,蝴蝶纸鸢在风中飘飘荡荡。
女孩的声音脆如黄鹂,娇俏地露出了小得意,“是知砚哥哥太慢啦!”
夏知砚闻言,配合地放慢了些脚步,他不远不近地跟在小姑娘身后,时不时笑着说上一句:“等等知砚哥哥。”
纸鸢掉了,夏知砚去捡,小雅趁着人群遮挡,倏地钻进一个小饭馆里。
“笙儿!”她唤道。
“小雅?”饭馆门口正在摆弄一个老虎布偶的女孩惊喜抬头,“你来啦!”
这个小姑娘看起来也是只有六七岁,睫毛生得又长又密,弯弯翘翘的,衬着一双灵气十足的眼睛,粉雕玉砌,阳光透过门缝洒下来,落在她的小酒窝上,甜美可爱,虽然年纪小,但能看出来她以后必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快快快!快把我藏起来!”小雅急急跑到她身边。
“知砚哥哥呢?”那小姑娘问。
“还没追来呢。”小雅呼吸急促地说,稚嫩的眉眼极为明媚。
小姑娘二话不说,立即拽着小雅的手向自己家的伙房跑。
笙儿、小雅这俩丫头动作娴熟,一看就是惯犯了,成日一有机会就躲起来叫夏知砚找。
等到跑进伙房,笙儿才松开小雅的手,叉着腰上气不接下气道:“藏在这,他肯定找不到咱们。”
“找不到谁呀?”笙儿的娘亲走进伙房,含笑地看着两个小姑娘。
“王夫人好!”小雅招起小手。
王夫人温婉地笑了,“去玩吧,小心别磕碰到。”
两个小姑娘立正道:“遵命!”然后嘻嘻哈哈你推我挤地躲到了一旁的米缸后面。
“嘘!”小雅将还有点婴儿肥的食指压在唇上,两人安静下来,只剩下交错急促的呼吸声。
“王夫人好。”男孩的声音出现在外面,两个小姑娘捂住嘴,紧张又兴奋。
王夫人说:“是知砚啊,有什么事吗?”
“我来寻小雅,夫人看到她了吗?”
“小雅吗?没看到呢!”王夫人边说边若有若无地向米缸那边瞟。
“那我再到别处找找。”夏知砚拱手致谢。
“呼,还好还好,”笙儿说,“还好娘没出卖咱们。”
“没出卖谁呀?”夏知砚的声音出现在米缸上方。
“诶呀!”小雅惊异道,“知砚哥哥!”
“娘!”笙儿责怪道。
“好啦,”王夫人掀开一个锅盖,瞬间,肉香四溢,“快来吃点东西吧!”
“啊!是肉汤!”小孩子忘性就是快,一闻到香味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
小雅眼巴巴地看着王夫人盛汤,“我要两碗!”
笙儿也抢着说:“我能吃三碗!”
“那我要四碗!”小雅转头又拿出几个空碗,不甘示弱地说。
王夫人看着两个争强好胜的小姑娘,笑着摇摇头。夏知砚也望着她们,他舀了一勺肉汤放进口中,唇微微勾起。
肉汤应该是熬了很久的,入口,是很温馨的味道。
白光之中,小雅放下碗筷,在两人的陪伴下,向外跑去。
跑着跑着,稚童又成了豆蔻少女,穿着鹅黄衣裙,和娘亲在房间里一针一线地绣着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