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不敢问,可他就是这么个性格,不说,就不是他了。
而他也知道李漫璟,虽然他表面上不想知道,可他偏偏就是想。
邓尹杏真心希望他能明白,逝者已矣,生者不能一直被困在悲痛里。
李漫璟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咖啡杯在碟子里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我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对我那么好,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她……”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邓尹杏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姨妈对你的好,你一直都记在心里,她也一定感受得到。你要振作起来,好好生活,才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邓尹杏觉得,自己一定要让他振作起来,不能让他在悲伤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我知道,只是做起来很难。”李漫璟抬起头,看着邓尹杏,眼睛里满是疲惫和哀伤,此时,一束阳光正好洒在他的脸上,却未能驱散他脸上的阴霾。
“我能理解,但是你不是一个人。我会一直陪着你,不管遇到什么事。”邓尹杏坚定地说,“就像以前我们一起面对考试失利,一起克服那些困难一样。”。虽然,这次期末成绩没下来,但是他前面这位,一定是考好了的,没有什么失利,只是他怕罢了。
邓尹杏回忆起过往的那些时光,更加坚定了要陪伴他度过难关的决心。
越是想,越不敢。
李漫璟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还记得那次我们一起熬夜复习,结果第二天都差点迟到吗?”他学习是有天赋,可他面前的邓尹杏并没有他那么有天赋,他虽然是借着复习陪他的,但也是好的不得了,他的目光中似乎有了一丝追忆的神色。
邓尹杏笑了笑,“当然记得,当时那个狼狈啊。
不过最后考试成绩还不错,也算是苦尽甘来。”他的笑声在咖啡店内回荡,为这凝重的气氛带来了一丝轻松。
邓尹杏心里一喜,终于有点效果了。
“嗯,那些时光好像还在眼前。”李漫璟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他转头看向窗外,街道两旁的绿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枝叶,像是在诉说着无声的安慰。
“所以啊,不管现在有多难,都会过去的。高二我们也可以一起努力,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邓尹杏鼓励道。
李漫璟看着邓尹杏真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你啊,小尹杏。有你在,我感觉好多了。”其实不用你说,我也已经好多了,只是想多听听你说话。
“这就对了,别再愁眉苦脸的了。我们来聊聊高二的老师吧,听说新来了几个很有个性的老师呢。”邓尹杏继续转移着话题。
李漫璟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仿佛把心中的一些阴霾也一并吐出。“好吧,那你先说说看。”
于是,邓尹杏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他所听到的关于新老师的传闻,李漫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上几句,咖啡店内的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起来,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的友谊和未来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那个时候,似乎不只是挚友。
在那间布置简约的小屋里,邓尹杏和李漫璟面对面静静地坐着。
午后的阳光轻柔地透过半掩的窗帘,洒下几缕金色的光辉,恰好笼罩在这两个少年人的身上,像是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
邓尹杏微微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若有所思,轻声说道:“学海无涯。”
那声音在静谧的空间里缓缓回荡,仿佛是对他们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的一种喟叹。
李漫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了一句:“苦作舟。”话语落下,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略带苦涩的笑容。
他们都深知学习之路的漫长与艰辛,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唯有以苦为舟,才能在波涛汹涌中砥砺前行。
邓尹杏轻轻叹了口气,将视线投向窗外那被阳光映照得熠熠生辉的树叶。
“有时候真觉得这学习就像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松口气。”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疲惫,却又有着坚定的光芒。
李漫璟微微点头,双手托着自己的下巴“是啊,可又能怎样,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还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满心以为熬过中考就好了,可现在到了高中,才发现还有高考在等着我们,压力更大了。”
邓尹杏深有同感地苦笑了一下。“而且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往前冲,我们根本不敢停下。上次考试的排名出来后,我心里就一直沉甸甸的,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不足。”
“果然,高一那年比初三还累”特别是高一的第一个周
不知道是他们谁说的,又好像他们共同在说。
“我也是。”李漫璟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压力,我们才会不断成长吧。
就像每次攻克一道难题,那种成就感还是很让人满足的。”
邓尹杏的眼睛亮了起来。“没错,当你苦思冥想许久,突然找到解题思路的那一刻,就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比如上次数学试卷上的那道压轴题,我整整花了半小时才理出点头绪,解出来的时候,差点兴奋得叫出来。”
“虽然……最后,还是只得了两分,我做错了”
李漫璟被他的情绪感染,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也是,只不过我拿了满分而已,但那道题我没用半个小时,没有什么意思,我语文也不好”。
“刚好,你文科,我理科”。
邓尹杏笑着调侃道:“那我们可算是勇敢的航海士了,在这学海无涯中破浪前行。要一起彼此努力吗?”。
“哥”
“你能帮帮我补补理科吗”
邓尹杏见对方似乎没有听到,只好又来了一句。
“哥哥,你要帮我补个课吗?”
李漫璟没有回答,既是不敢又是不敢。
回想起姨妈的信……
此时,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两个少年人就在这光影交错的氛围中,畅想着未来的学习之路,既有对困难的担忧,更有对成长的期待。
他们知道,在这漫漫学途中,彼此的陪伴与鼓励,将成为他们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
少年人,终归是向着光的。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