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赵雷敲了敲讲桌。
“同学们,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他站姿庄重,神情也肃然了起来,“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一百天倒计时。”
赵雷看向台下,学生们仰着小脸儿,还意识不到这代表什么。
“这是你们在高考前最关键的一段时间,也可能是你这辈子,在高中的最后生涯。”
“十年寒窗,一段长路有多难走;聚萤映雪,一段长夜有多难熬。”
他摸摸桌角,眼底满是恳切,“我知道,大家都很苦,大家都很累,一睁眼就是学习,觉都睡不好。”
“但你不学怎么办啊!”
“你不学,等以后出了这门儿,还能有高考这样公平公正的机会吗?”
“没有,不多了。”
“你的梦想,你的目标,你对未来的任何期望,高考,都是你越不过的一关,是你最好的跳板。”
“今天,不仅是誓师大会,也是各位的成人礼。高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人。”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现在就可以开始规划。”
“等会儿一人发一个气球,大家可以在上面写你的志愿,你想说的话,拿到操场,我们共同放飞。”
赵雷拉出两个装满气球的大箱子,讲台上顿时忙碌起来,下面也叽叽喳喳议论不停。
高考近在眼前,幻想过无数次的大学,似乎也不再遥远。
越过这道坎,精彩的校园,新鲜的世界,踏入正轨的人生,都在向他们招手。
易书晴看了眼气球,问祝知学,“你想去哪儿?”
“嗯?”祝知学也收回视线,“我…我想去…”
他有些腼腆地笑了,低头写出一个学校。
易书晴一看,首都师范大学。
“为什么想去这儿呢?”她轻声问。
祝知学扣了扣手指,有点羞赧地说,“就是之前…我本来志向是另外一个的。但后来,不是发生了那些事嘛…”
“你,赵老师,还有丁伶和任霄遥…都帮了我很多…”
他的声音更低,也愈加坚定。
“如果没有你们,我或许会就此堕落,一蹶不振什么的…但现在我好好的,还找回了成绩。所以我想…”
“在另一个没有你们的地方,就让我成为那个人吧。”
他说完,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我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
“完全不。”易书晴说,“你现在特别勇敢。”
他们开始往气球上写宣言,祝知学把“首都师范大学”几个字端正地写上,还画了一只鹅,一块蛋糕,一个太阳。
任霄遥也在写,貌似挺多话,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丁伶则一反常态,换做平时,她早就跳起来挨个问每个人都写了什么,再叽叽喳喳发表感想,现在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赵雷看看表,拍手吸引学生注意,“没写完的先别写了,拿去下面写。带好宣誓词,拿好气球和板凳,趁其他班没动,咱赶紧走不跟他们挤。”
“快快快,动作快点儿!”
高三六班的学生齐齐响应,叮铃咣当地搬起了凳子,一边跑一边发出得意的嚎叫。
“我们是最快的——”
“嗷嗷哦哦——”
“不许说话!”赵雷大吼。
“哦…”大家乖巧地闭上嘴巴。
“滋——”广播蓦地开启。
“通知,通知,高三年级,各班班主任,请组织本班学生,有序带入操场。”
“通知,通知…”
轰隆隆隆——
整座教学楼震动起来!
咚咚的脚步声一瞬间填满了这栋建筑,高三六班的学生顿时把赵雷抛到脑后,带着点抢占先机的兴奋,大笑着朝操场跑去!
“嗷——百日誓师去喽——”
“哎!跑慢点别摔了!!”
“嗷嗷哦哦——”
…
“同学们,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值春寒料峭,我们即将迎来高考前最关键的时期。”
唐顺裕穿着中山装,抹着锃亮的发油,举着稿子站在台前。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三年,这三年,有笑有泪,有成长有收获,难忘的高中生涯逐渐走到了尽头,高考近在眼前。”
祝知学坐在队伍里,周围尽是蓝白的校服,这是他的同学,战友,也是他的竞争对手。
倒计时第一百天,他终于重振旗鼓,可以骄傲地坐在这里,向未来展望。
…
“也许我们现在依旧迷茫,也许我们现在依旧怅惘,前路漫漫,从何处扬帆起航?”
任霄遥穿着整齐的校服,挺拔地站在台上。
“我们废寝忘食,勤学苦练;我们枕戈待旦,辗转难眠;终有一日,策马扬鞭,登高望远,将一切寄往六月,期盼鸿雁。”
“那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祝知学抬起头,开始畅想。
他看见姥姥激动的笑,泪水划过她的脸庞;他看见红底金字,刻印自己的名字;他望见模糊的虚影,阳光撒满厅堂,不是小时候,是未来自己的小房。
电视在客厅,冰箱在厨房,他躺在床上,听见窗外的声响。
哗…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