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松口气。
在这个几乎没有情绪波动的人身上,能看见哪怕一点点的松动,都是很了不起的事。
白羽辰微微弯了弯嘴角,心里悄悄替他高兴。
下午的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玻璃窗,投下斑驳的光影。
教室里的气氛比上午更加沉静凝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夜凌霄站在讲台前,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
他身姿笔挺,神情一如既往的冷静克制,像是一块未经雕琢却自带锋芒的石。
台下,白羽辰坐在最后一排,手机横着举在胸前,为他录影。
他的目光专注得仿佛世界只剩下了讲台上的那个人。
夜凌霄开场陈述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有力。
每一页PPT翻过,都是扎实的逻辑推演和实证数据。
讲到实验优化设计时,他在黑板上流畅地推导出一组复杂公式,动作干净利落,几乎没有一丝停顿。
台下的导师们时不时点头,神色沉稳。
白羽辰盯着屏幕上的光标,指尖无声地扣着手机边缘。
他熟悉夜凌霄的每一个小动作,知道他现在其实有些紧张——
但比起四年前那个刚进实验室时沉默寡言的少年,如今的夜凌霄,早已可以无声地掌控全场。
白羽辰忍不住弯了弯眼角。
——真好啊,霄霄。
你一直在变得更好。
答辩临近尾声。
夜凌霄停顿了一下,切换到PPT最后一页。
教室里一瞬间安静得几乎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投影幕上,出现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夜晚的实验室。
微弱的白炽灯光下,两道身影并肩坐在一排实验台前,侧影静默而专注。
一人翻阅资料,一人敲打着键盘,肩膀几乎相贴。
照片下方,用极简的字体,标着一行小字:
“To the one who made it possible.”
教室里微微一静。
短短几秒,却像被拉长成了漫长的呼吸间隙。
白羽辰握着手机的手微微一紧,眼圈一瞬泛热。
他当然认得那张照片。
是大三那年某个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没人留意时,他偷偷按下的快门。
那天,他们在实验台前并肩熬夜,把一个濒临失败的实验方案一点点打磨到成型。
是他们最孤独,也是最坚定的一段日子。
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无人知晓的默契时光。
而现在,这张照片,出现在了夜凌霄的毕业答辩收尾页上。
在所有导师、同学、世界面前,静静地,被他放在了成果的最后一章。
白羽辰的心脏一下一下收紧,指尖悄悄发烫。
评审席上,一位导师笑着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打趣的轻松:
“照片里的是你的好兄弟吗?”
夜凌霄微微偏头,目光从导师处收回,扫过教室一圈,最后落在后排的白羽辰身上。
白羽辰正怔怔地看着他,眼眶微微泛红。
夜凌霄看着他,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淡淡的、极浅的笑。
然后,他收回视线,平静地、毫不犹豫地开口:
“不是,他是我搭档,也是我的恋人。”
话音落下,教室里安静了半秒。
然后导师们笑了,同学们也跟着露出了或善意或起哄的表情。
气氛轻松下来,变得温暖又真实。
教室里短暂的静默后,气氛被导师们轻松的笑声带动,缓缓松弛了下来。
张宇航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听见夜凌霄平静又笃定地回答那句:
“不是,他是我搭档,也是我的恋人。”
他先是一愣,像是没反应过来,接着嘴角猛地翘了起来,冲着李明泽小声爆笑了一句:“霄哥牛逼啊!”
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止不住的兴奋和一点点被惊到的真情流露。
李明泽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侧头瞥了他一眼,没搭理。
但很快,他也微微弯了弯嘴角。
不同于张宇航的直接外放,李明泽的反应藏得更深。
他只是静静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在白羽辰和夜凌霄之间扫了一圈,眼底浮出一点几乎看不见的柔软。
张宇航忍着笑,抬手在桌下比了个小小的“OK”手势,偷偷朝白羽辰那边晃了晃。
李明泽无声地翻了个白眼,但指尖还是默默敲了两下桌面,像是拙劣又真心的祝贺。
两人都没有再出声,乖乖地坐好,像是约定好了一样,把舞台,留给了台上那个刚刚公开把温柔藏进成果里的人。
白羽辰坐在后排,咬着唇,低头飞快地按灭了手机录影。
他攥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白。
耳朵里全是自己急促却无声的心跳。
眼眶热热的,呼吸也热热的。
答辩结束时,掌声响起。
夜凌霄鞠了一躬,目光扫过台下,却最终还是落在了某个方向。
白羽辰还坐在那里,没有动。
但他眼底的光,比任何语言、任何掌声都更明亮、更炽热。
走到座位的时候,风吹起走廊外的树影。
白羽辰快步走到夜凌霄身边,仰头看着他,眼睛里还挂着未散尽的湿意,却笑得明亮又坚定。
夜凌霄垂眼看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抬手,轻轻替他拂了拂眼角。
动作轻得像羽毛落在心上。
两人对视一瞬,笑了。
所有热烈的情绪,在这一刻,无声地交叠在一起。
他们没有说出口,但都知道——
从这一刻起,未来再远,路再长,
他们也不会再走散。
风夜辰的毕业答辩安排在傍晚时分。
暮色未沉,教学楼的灯光已经一盏盏亮起,柔和的光晕在教室里投下静谧而温暖的气息。
风夜辰走上讲台时,动作一如既往的安静而利落。
他穿着深黑色西装,里面搭配了一件极简的白衬衫,整个人沉稳得像是一块未经雕琢却自然成形的石。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故作轻松的开场。
他只是微微鞠了一躬,声音低沉稳重:
“各位导师好,我是风夜辰,我的毕业课题是关于医学工程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PPT切换得极为顺畅。
画面设计简单,字句干净有力,排版严谨到近乎苛刻。
风夜辰的讲述节奏分明,每一个理论依据,每一个数据支撑,全部精准落点。
即使面对导师偶尔提出的犀利问题,他也只是微微抬眼,沉着思考两三秒后,给出简洁有力的回答。
没有多余的铺陈和解释,只有干脆利落的逻辑线,像是用最锋利的刀切出的轨迹。
评审席上的几位导师交换了一下眼神,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认可。
张宇航趴在白羽辰耳边小声嘀咕:“果然是天选学术体质。”
白羽辰弯了弯眼角,没有作声。
夜凌霄静静地看着台上的风夜辰,眼神深处也带着一点浅淡的赞许。
风夜辰,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安静,稳重,不张扬,但只要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就能让人无法忽视。
答辩接近尾声。
风夜辰最后总结道:
“我相信,科研不仅仅是验证理论,也是拓展边界的过程。
未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希望都能保持初心,继续前行。”
他说完,鞠了一躬。
掌声响起。
不同于之前的欢快掌声,这一次,掌声沉稳而厚重,像是对一个真正用实力打磨出来的答卷的尊重。
风夜辰收拾好资料,从讲台上走下来。
他走到白羽辰他们这边,动作一如既往地沉静。
但当他在经过时,脚步微不可察地慢了一瞬。
他偏头,扫了白羽辰、夜凌霄、张宇航和李明泽一眼。
目光极浅极轻,像一片落在肩上的微风,轻得几乎无法察觉。
但在那一瞬,白羽辰看见了。
风夜辰平静眼神底下,那一点不动声色的柔软。
像是对这四年时光的道别,也像是对他们之间所有并肩与陪伴的默默感激。
张宇航也察觉了,咧嘴一笑,冲他比了个大拇指。
李明泽则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神比平时柔和了几分。
风夜辰没有停留,收回视线,安静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把U盘收进文件袋,拉好拉链,动作一丝不苟。
就像他对待这一场成长之旅的态度——严谨、冷静,却从未敷衍过一分一秒。
答辩日的夜晚,宿舍楼的灯光比平常亮得更久一些。
白羽辰拎着一袋饮料推开门,张宇航已经瘫在床上打滚了:“救命,终于自由了!”
李明泽正坐在桌前,整理答辩资料,闻言头也不抬:“自由是用毕业证换的,哭什么。”
“嘿,我这是喜极而泣懂不懂!”张宇航嚷嚷着,扑腾两下又滚回床上,像条被风吹翻的咸鱼。
白羽辰笑着把饮料分下去,抬头看了眼跟着进门的风夜辰:“来吧,风大神,今晚特批准入,给咱宿舍添光。”
风夜辰一贯安静,闻言微微挑眉,没拒绝,只是默默接过了饮料,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张宇航立刻一骨碌爬起来,挤到风夜辰旁边,满脸贼兮兮地凑近:“风大神,答辩那气场,啧啧,差点让我以为你要被直接聘走了。”
风夜辰侧头看了他一眼:“你答辩时激光笔掉地上,差点把我笑死。”
白羽辰一口水差点没呛出来。
李明泽终于抬头,语气平静地补了一刀:“史上最花式自救答辩现场,留名了。”
张宇航捶胸顿足:“你们就不能给点鼓励吗?我好歹也是靠嘴稳住了全场的天才好不好!”
白羽辰笑着摇摇头,递了一瓶橙汁过去:“行了行了,喝一口镇镇压压惊。”
张宇航接过,哼哼唧唧地拧开瓶盖,大口灌了一口,整个人像小孩一样满足地窝回床上。
风夜辰靠着墙,喝着饮料,目光扫过宿舍这几个闹腾又熟悉的身影,眼底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
他不是这个宿舍的,但此刻,却没有一丝格格不入的感觉。
李明泽坐回椅子上,慢吞吞地总结:“从今天起,大家都算熬出头了。”
张宇航嚷嚷着举起饮料瓶:“干杯!庆祝咱们全部通关!”
白羽辰笑着举瓶,夜凌霄也微微举了举手中的易拉罐。
风夜辰停顿了一秒,也轻轻碰了碰手里的瓶身。
瓶口相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是给这四年的并肩画上了一个不算完美但足够温柔的句点。
喝着喝着,屋里又慢慢安静下来。
张宇航抱着枕头窝在床角,半眯着眼嘟囔:“下周这个时候,咱就不在这屋里了吧。”
没人接话。
窗外的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柔柔地包裹着这一小方世界。
白羽辰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心里柔软得一塌糊涂。
夜凌霄静静地坐在他身边,手指无声地扣着饮料瓶身,眼神低垂,却带着一贯的温柔和坚定。
风夜辰靠着窗,手里转着瓶盖,侧头看着外面慢慢沉下去的夜色,神情平静而安然。
李明泽合上资料,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没有人说“以后要常联系”之类的煽情话。
因为他们都知道——
真正的联系,从来不是靠说出口的诺言维系的。
是靠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里,心底悄悄记得彼此,一次次在不经意的瞬间,想起曾经并肩走过的这一段路。
风吹过宿舍门口,带着浅浅的梧桐香气。
他们静静地坐在一起,笑着、闹着、沉默着。
在这一刻,所有成长的疼痛和离别的预感,都被藏进了这一间小小的宿舍里,悄悄发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