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校园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斑驳的光影在林荫道上交错变幻。夜凌霄缓步走着,心中仍残留着那个盛夏告别时的温馨回忆。暑假里和白羽辰一起在家乡度过的那些时光,仿佛就在昨日。那个夏日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他们已经迎来了新的学年。
远处传来脚步声,白羽辰提着一叠资料,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喊了一声:“霄霄,想什么呢?发呆也不挑时间!今天可是开学第一天,李教授那边还有会议,赶紧走吧。”白羽辰的声音带着轻快的调侃。
“知道了。”夜凌霄收回目光,望向朝他跑来的白羽辰,眼底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会议室里,李教授正和他们小组的学生们讨论新学期的研究计划。几张实验设计图铺在桌面上,夜凌霄目光专注地聆听教授的指示。他的研究重点仍然是个性化精神药物的开发,而白羽辰则被分配到医学传感器技术的改进项目中。
“这学期的研究任务难度会提升不少,但正因如此,你们才能真正沉淀下科研素养。”李教授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平和却带着鼓励,“记住,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耐心、坚持和团队的支持。”
白羽辰在一旁认真记录着要点,不时和夜凌霄交换一个眼神,仿佛无声地在彼此打气。
会议结束后,两人回到宿舍,李明泽和张宇航已经在讨论自己的课程安排。
“宇航,这学期导师布置的任务如何?”白羽辰随口问道。
张宇航叹了口气,夸张地摆了摆手:“别提了,光是数据分析部分就够我头疼的。导师说让我下周开始学新软件,我现在连仪器都不敢碰,生怕弄坏。”
“怕什么呀?再不济霄哥一出马,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科研大佬顶着,天塌了也有他扛着。”李明泽调侃着。
夜凌霄轻轻摇头,平静地说道:“仪器不会轻易坏的,放心大胆去做,有问题可以问我。”
“对啊,宇航,走,我们去食堂补充点能量,说不定能增加点科研灵感。”白羽辰也笑着加入调侃。
张宇航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行吧行吧,你们两个天才要不要也给我开个补习班?”
宿舍里的气氛在调侃中逐渐轻松下来,大家开始为新学期的挑战互相打气。
晚间,实验室的灯光柔和而安静,映照在各类仪器上,闪着淡淡的光泽。夜凌霄聚精会神地分析着实验数据,而白羽辰则在一旁检查着设备读数。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两人终于完成了初步的任务,一同走出实验室。
走出实验室时,夜晚的凉风带来些许清爽,白羽辰抬头望着洒满月光的小路,轻声说道:“霄霄,这学期的压力好像格外大啊。”
“嗯,毕竟大三了。不过有压力才有成长。”夜凌霄目光平静,却透着坚定,“我们会一起坚持下去的。”
白羽辰点了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对,一起加油。”
月光静静洒在他们的身上,两人的影子并肩延伸在校园小路上,仿佛象征着未来的共同目标。
夜凌霄坐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目光紧锁在屏幕上的数据分析图表。曲线波动频繁,明显与预期结果不符。这次实验是关于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他原本设想通过优化配方来减少副作用,但数据始终偏差过大。
白羽辰站在他身旁,仔细地翻阅着实验报告,眉头微微皱起:“霄霄,是不是样品的基因表达检测那里出了问题?”
“可能性不大。”夜凌霄缓缓开口,眼神里带着冷静的分析,“基因数据我对比了好几遍,都是一致的。关键可能在于代谢酶反应的时间点……不过设备参数要进一步调试。”
白羽辰点头表示同意,又问道:“那你要不要试试用不同时间段采样的数据做个对比分析?也许能找到变异点。”
“嗯,这是个好建议。”夜凌霄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迅速在电脑上调整了参数。
与此同时,白羽辰的实验设备也陷入了困境。他的新型医学传感器在多次测试后,灵敏度时高时低。尽管电路、校准和外部环境都已排查过,他仍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你会不会是传感器材料老化了?”夜凌霄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冷不丁地提醒道。
“我也想过,但这是最新批次的材料,不应该这么快失效。”白羽辰一边摆弄设备,一边苦恼地回应。
夜凌霄看了他一眼,随即走到实验设备前,认真观察着电极接口的连接处。过了一会儿,他沉思着问道:“你检查过静电干扰没有?”
“静电?”白羽辰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对,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上次换的电缆没做静电屏蔽,难怪信号不稳定。”
两人迅速分工,白羽辰忙着重新布线,夜凌霄则帮忙记录调试的各项参数。
几小时后,夜凌霄的电脑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一条平滑稳定的曲线。他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向白羽辰:“你那边怎么样?”
白羽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笑着竖起大拇指:“搞定了!信号稳定了!”
“看来我们今天收获不错。”夜凌霄嘴角微微扬起,眼神里带着一丝难得的轻松。
“那是当然。”白羽辰靠在椅背上,调侃道,“霄霄,你都没发现,你认真工作的样子特别有吸引力。”
夜凌霄轻咳了一声,移开目光:“专心做实验。”
白羽辰轻笑出声,随即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好吧好吧,不逗你了。不过,偶尔也要放松一下。待会儿下课去食堂吃点东西?宇航他们说食堂今天有新品。”
“行,等我保存完数据。”夜凌霄应道。
走出实验室时,校园已经被夜色笼罩。晚风拂过,两人沿着林荫道漫步,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
“说实话,今天的实验如果不是你提醒,我还不知道要调试多久。”白羽辰感慨道。
“你也帮了我不少。”夜凌霄的语气平静,但言辞间流露出感激,“研究的路上,互相支持很重要。”
白羽辰侧头看着夜凌霄,眼中带着温暖的笑意:“没错,我们会一起变得更强。”
两人并肩而行,影子在路灯下缓缓拉长,彼此支撑的默契和信任在此刻悄然升华。
夜晚的校园依旧宁静,灯光将道路两侧的银杏树影拉得修长。夜凌霄推开宿舍门,张宇航正戴着耳机对着电脑屏幕操作游戏,李明泽则一边翻着参考资料,一边在草稿纸上记录公式。
“回来了?今天实验怎么样?”李明泽抬头问。
“进展还算顺利。”夜凌霄放下书包,走到桌前,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实验笔记。
“霄哥,你这是要拼命啊?时间都快十点了,还不休息?”张宇航摘下耳机,略带调侃地问。
“数据分析还没结束,不处理完我心里不踏实。”夜凌霄回答,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
“这家伙就是这样,”李明泽笑着摇头,“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导师不是让你们两个重点做项目吗?压力不会太大吧?”
白羽辰刚好从阳台回来,接过话头:“压力肯定有,不过也没办法,科研进程赶得紧,得一步步来。对吧,霄霄?”
“嗯。”夜凌霄微微颔首。
张宇航叹了一口气:“你们这对学术情侣真是让人又羡慕又佩服啊,我这边实验都卡了好几次了。”
“需要的话,可以拿数据来找我看看。”夜凌霄淡淡地回应。
“霄哥,还是那么可靠。”张宇航笑着靠在椅背上,“有你在,真好。”
几天后,宿舍四人一起前往学校举办的讲座。讲座主题围绕药物代谢与生物医学新技术展开,是教授特别推荐的内容。
“今天的讲座看起来很硬核啊。”张宇航翻着讲座手册,皱了皱眉。
“越硬核越能学到东西。”李明泽兴致勃勃地说,“说不定还能为我的课题提供灵感。”
白羽辰侧头看了夜凌霄一眼,低声道:“听完后有空的话,我们一起总结下笔记吧?”
“好。”夜凌霄轻声应道。
讲座开始后,主讲教授从基因组研究到新型代谢调控药物的开发,逐一展开讲解。夜凌霄与白羽辰都专注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张宇航则有些心不在焉,趁休息时间小声抱怨道:“这也太专业了,我感觉有些听不懂。”
“慢慢来,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行。”夜凌霄简单地安慰道。
白羽辰轻轻拍了拍张宇航的肩膀:“别着急,待会儿我和霄霄可以一起帮你整理重点。”
“谢了啊,兄弟们。”张宇航挠挠头,笑得有些腼腆。
晚上,宿舍内。
“你们觉得今天讲座里的药物基因组定制疗法,未来在实际应用中会不会有局限性?”白羽辰率先抛出问题。
“肯定会。”夜凌霄放下手中的笔,分析道,“首先是成本问题,其次是基因检测的普及度。现在要做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所以,科研还得进一步打破这些壁垒。”李明泽接着说道,“不过听到这些前沿内容,确实挺有启发的。”
“我也觉得。”白羽辰点点头,露出认真思考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