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我们终于到达山包上的预定地点。
爆|破地点是我亲自定下来的。荜红棘和奚英带着侦查小队把环绕蜀军营地的几座山头都逐一探查遍了,不仅画了细致的图,还仔细观察了每个山丘的土质特征。
在这些情报的基础上,我挑选了三处备选,让他俩带我亲自去实地查看,最后确定了这个爆|破|点。
这个山头的土质具有一定的粘性,但又不是稀成烂泥那种粘度。松软土层的体量较大,山壁陡峭,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引发规模较大的泥石流,但不至于完全垮塌。我们总不能用生命引发泥石流,跟蜀军同归于尽。
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这个山包位于蜀军大营的侧后方,距离中军营较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活埋诸葛亮”的效果。
百人敢死队早已提前做好分工。到达预定位置之后,我让每个小队长确认了人数,确保无人掉队,随即各小队按照分工迅速开始行动,各自隐没在黑暗中。
我亲自带着二十人,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挖坑、埋药、布线,一气呵成。为了防止地上的积水弄湿引线,我们在地面铺上防水纸,引线也缩短了,延伸出来仅有两米左右。
准备就绪,我下令所有人准备撤退,随后让亲兵为我点起火折子,郑重地点燃了引线。
这个最危险的工作照理说不该由我来做。不仅奚英和荜红棘跟我抢,我的亲兵们也争相自荐。人人都说“将军不宜以身犯险”,可他们并不明白对我来说,亲自点燃这道引线有多重要。
我屏住呼吸,借助火折子微弱的光亮,在黑夜中点燃了这道引线。
倘若成功,我或许从此就能告诉自己,不需要那么害怕诸葛亮。强敌并非不可战胜。历史的轨迹并非一成不变。我和曹叡的未来也一样。
倘若能够成功,或许,我还能提早一点回到曹叡身边,从此再不分离、长相厮守……
引线在烧到一半左右时无情地熄灭了。
我的心陡然一沉。
我不是不能接受计划失败,也不是没有预想过困难。连续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山林草木都吸饱了水分,空气潮湿得让人头发都是湿漉漉的。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即便现代工业生产制造的火|药|武|器都可能受潮。
引线熄灭并不意外,但我却觉得非常不甘心。
我把火折子交给亲兵,蹲下来仔细检查剩下的引线。引线少了一半,但其余部分大致来说还是很干爽的。只有断掉的这一段,因为落在防水纸外面,被濡湿了,这才导致熄火。我当即决定再试一次。
我掐掉一部分手感略为潮湿的引线,这就导致剩下的引线更短了。为了提高成功率,我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瓷瓶,里面装着比火药更珍贵的“西域火油”。
西域火油的主要成分我猜就是石油,粘稠、易燃、有异味,燃烧效率高、火势猛烈,说明原油品质是很不错的。这东西我搞不来,是星寰从西域带回来的,之前我也用过。不过后续补充比较成问题,已经没剩多少。
刚才出发前,星寰拿出这个小瓷瓶叫我随身带着,告诉我里面装了西域火油、让我以防万一。我当时就觉得这东西能派上用场,现在并不是吝惜的时候。
我下令让所有亲兵都撤退到我们原定的安全距离,准备单独引燃火油,但筚红棘不肯。他坚持要陪着我。争执了几句,见他不肯退让,考虑到不能耽误时间,我只得同意。
全身而退的关键在于动作必须迅速,但也要确保引线能够燃烧到最后。要是像刚才那样再断一次,可能剩下的长度就不够点燃引线的人离开现场,有被卷进爆炸之中受伤或者被泥石流冲下山坡的风险。
我打开小瓷瓶,把所有的火油沿着剩下的引线全部倒出来,形成一条原油引线。
看了看筚红棘,我微微一笑:“筚帅,若是出了事,你可要跟我一起交代在这里了。到了那边,可别怪我。”
火折子的微光中,筚红棘英挺的面容浅浅一笑:“你这人,总是口不对心。你心里根本不觉得自己会有闪失,还来逗我作甚?”
我忍不住笑出了声。确实,我并不觉得自己会死在这种事情上,最多是不够成功、白忙一场。但我相信自己的命没有那么薄。还有那么多等着我要去做的事,还有人等着我回去。而眼下,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我深吸一口气,举起火折子,郑重地点燃石油引线。
火光立刻腾空而起,不是小火花,而是一股小火焰,顺着地上泡在原油中的引线迅速蔓延。我眼见事情成了,赶忙拉着筚红棘迅速跑走。
撤退到安全地带,我们和奚英还有其他士兵汇合。在我们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片刻之后一声惊天巨响,地动山摇。山石泥土被炸出一片,随后倾泻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