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等姚长元回来的时候,院子里几个房间的灯都已经熄了,整个小院都显得寂静极了,像是只要发出一点声响,就足以吵醒睡梦中的人。
她朝着公主的房间,缓缓走了过去,淡笑着将手中的灯轻柔的挂在了门上。
今夜公主生辰,一盏红灯,缭添喜气。
公主现在闲暇自在,等过了几天,战场收整完毕,她又要当回那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了。
姚长元明白她不喜欢卷在权利的漩涡里步步图谋,却又不得不为。
阿木就静静的看着公子,他似乎发现,公子对于公主是不同的。
萧夕和其实也没有睡着,门外突然亮起灯光时,她就已经睁开了眼,那像是一盏灯笼,红红的,很喜庆。
她怀疑是姚长元,但她并没有下床去看,她不知道,她同她有什么能说的,又该说些什么。
她用力握了握枕头边的捷报。
夜色宁静,泛赖孤寂,唯有桂花门前一盏明灯,嘹亮了星际。
萧夕和一早就把灯收了回去,灯很小巧精致,她有些好奇,启东战乱那么严重,姚长元是在哪里发现的呢,难不成,是她自己编的?
叶儿刚端来洗淑用品,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灯笼。
“好漂亮的灯笼啊,公主哪里来的?”
萧夕和笑着点了一下灯身漫不经心的说:“门口挂着的。”
门口挂着的?叶儿看着她含笑的眼眸就知道是姚大人送的了,含着笑意拖长了音哦了一声。
她也很久没有看过公主那么开心了。
宣纸铺在石桌上,轻柔的笔锋缓缓而过,执笔之人面色轻和,一身简朴的白色布衣,却越发衬的人肌肤似雪,双目也犹如一泓清泉,顾盼之际,清雅高华,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姚长元就这样望着她,生生止住了脚步。
直到身后的顾明回越走越近,她才回过神来佯装无事抬步走了进去。
“公主。”
“公主。”
萧夕和抬眸,浅浅一笑,余光中看见一旁眼眶泛红的顾小淮,就知道她又哭过了。
叶儿识趣的收走了公主的墨画。
“顾小将军收复启东,有劳了。”
“公主言重了,这是臣该做的。”
这个时候的顾明回似乎要成熟了许多。
萧夕和看着他,也明白,他遭历了那么多,也该成长了。
“顾统军还好吗?”她也只能这样以示聊慰。
“臣父受了伤,现下还养在了小远城,不能亲自来面见公主,还请公主赎罪。”
“没关系,顾将军好好养伤就好。”
顾明回行礼感谢。
姚长元淡笑着告诉道:“公主,离北统军云池,下午就要到平县了。”
萧夕和颔首:“坐吧。”
众人应声都坐了下去,叶儿刚好沏了茶端了出来。
“启东战胜的消息已经传回了中州,边路也已经清理完毕了,公主明日就可以返回启东城了。”
萧夕和握着茶杯感受着茶水滚烫的热度,她轻声应了一下。
战乱,身陷其中的时候,日子过的好慢,结束后,日子怎么又过的那般快,她又要回到那个阴云变换的朝堂了。
萧夕和跟着姚长元出了城,她们找到了怡兰和齐胜等禁卫军的尸体,就在那个山底下,简单的埋葬了他们,那里陪伴着无数英魂。
望着为他们做的简易墓碑,萧夕和眼底的泪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他们的模样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心里,她久久不能忘怀。
姚长元看着公主落寞的身影,过往一幕幕都回忆在心头,眼神也渐渐黯淡了下来,蹙着眉头,懊悔自己没能好好保护他们。
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公主,只能慢慢走了过去,蹲在公主身旁轻声安慰道:“斯人已去,还请公主节哀。”
萧夕和侧头看她,用食指轻擦了下眼底的泪水:“姚大人呢?受过多少伤?”
风轻轻擦过,姚长元笑了,说:“臣武功高强,鲜少受伤。”
萧夕和也笑了,眼里却显着哀伤,她才不信。
姚长元顺势摘下了一朵在一旁泥土上长的正鲜艳的小野花,递给了公主,谈笑着说:“博公主欢心。”
花意潦草,但抚人心扉。
萧夕和接了过来,轻揉着花柄,静静的看了一会,随后闻了闻,说:“不香。”
闻言,姚长元的嘴角不受控制的牵起了一抹笑意。
恍惚间,萧夕和看清了她脸上的疤。
白璧无瑕的脸上赫然立着一道疤,不是很大,却又清晰的印在脸上,又像是扎在了她的心上。
她下意识的抬手抚了上去,轻柔的,怕弄伤了一样,似摸不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