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十五都是一个大月圆夜,北辰虽然在他旁边,可此时,阎小六却看不清他的脸。只能凭着感觉告诉自己,自己身旁这人是北辰。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半空,小声道:“月亮没了。”
出了饭馆他就觉得哪里不对,原来是少了个月亮,少了月光。此时这渊印城,便像是鬼界的深夜,甚至比鬼界的夜深让人感觉还阴森漆黑。
北辰抬头看看天,道:“城中的妖魔鬼怪,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就是不知,会不会比前几日更加难缠。”
话落,阎小六道:“往左走吧。”
倒不是他知道那群鬼哭狼嚎的喊叫声去了左边,而是以他运气,不管往哪儿走,恐怕都会撞见鬼。既如此,往那边走又有什么关系。
这大街上是在阴森,阎小六一边往前走着,一边找着话题闲聊,道:“北辰,你们白玉京,也会管人间的事嘛?”话一说出口,他便感觉出这话说的好像有奇异,立刻解释道:“我是说,人间的庙宇中多会供奉神佛,天上的神官真的能听见人间的许祷,完成祈愿人的心愿嘛?”
沉吟了片刻,北辰道:“少数的心愿会有神官帮忙实现,但是大多数祁愿恐怕不行。每年许愿祭拜供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天上的神官根本忙不过来。不过……”他顿了下,道:“如果同一件事祈愿的人太多了,便会有神官下凡率先处理那件事。”
阎小六思考了一下道:“那渊印城的事,你们天上的神官听见渊印城中百姓的祈愿了么?可是有人在庙宇中祭拜了,你和司运才会来此地解决这里闹鬼的事?”
北辰道:“没有。”
“没有么?”
阎小六有些不信,此地闹鬼闹了这么久,怎么可能没有人祭拜神仙,祈求神明庇佑。北辰认真地道:“确实没有,我和司运能来到此地也是偶然路过。”
这个“偶然”,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此看来,这俩人的运气也没比阎小六好上多少,唯一好的那一点儿就是他们俩不会无缘无故地丢钱。北辰想了想,又道:“此事,其实也是我心中觉得奇怪的地方。”
“怎么说?”
北辰道:“这城里的人不少,附近闹鬼的年头也不短,不只是我,天上的其他神官竟也没有人知道此地发生的事。若不是我和司运无意间路过,这附近的人都死绝了,天上的神官都不会有人知道。”
阎小六道:“若是此地没了香火,你们天界的神官难道不会感知到么?”
北辰道:“不会,地上的人太多了。而且,每年每个地方供奉的香火数都不一样。”
阎小六心道“好吧。”
人间的事,多半官府解决,官府解决不了,会请修为高深的道士出山。道士也解决不了,便会祭拜天上的神仙,请神官下凡捉妖驱鬼做法。只有人死后,以及转生鬼魂转生的事由鬼界负责。分工可谓是清清楚楚、泾渭分明。
按理说,此地闹鬼,应该是由鬼界负责处理此事,将那些作恶的鬼镇压或者是收服。但不想,这事儿却被天上的神仙撞上了,也不知算不算越俎代庖。
突然,阎小六脚下一顿,站定不动道:“北辰,我们刚刚是不是提到了香火?”
不等北辰回答,他连忙转过身,也不管能不能看清身后之人的脸,道:“北辰,你和司运比我先到了此地,你们俩可曾在城中看见过供奉神明的庙宇?或者是祭拜家中亡者祖先的祠堂?”
阎小六仔仔细细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附近路过的每一处地方,不说庙宇,便是祭拜先祖的祠堂也是没有的。北辰闻言,立刻思考起来,半晌后严肃地道:“没有。”
阎小六道:“怪不得!”
他没明说,北辰却是懂了他的意思。这城里连个庙宇和祠堂都没有,哪里还能有香火,就连一早洒在城中各处的香灰,恐怕都不是香燃尽的灰烬,估计都是些日常烧完柴火的灰!而柴烧过剩下的灰,又怎么可能对鬼魂有用!
正在这时,突然吹过一阵阴风,让两个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孩童银铃般的嬉笑声又出现了,只是这一次,不再是一道孩童的嬉笑声,而是多了好几道。那些孩童的嗓音都是一摸一样的,一个一个吟唱着先前的童谣,“红雨伞——、白竹杆——、新妇嫁了个死人脸——”,像是回音般,孩童因唱的声音一前一后,交叠却不错乱,仿佛真有小孩儿在四周玩耍。
阎小六道:“小心。”
他转过身,身后的街上忽然掀起一阵白雾,让人仿佛踏进深山老林,雾中飘着星星点点的蓝绿色鬼火。不多时,鬼火后出现了一个迎亲的喜队。阎小六下意识的便以为又回到了幽都山。这场景,与幽都山里的鬼王娶亲别无二致,非要说区别,就是幽都山里的“鬼王娶亲”抬轿的是一群骷髅骨架,而大雾中抬轿的是一群看似有血有肉,身着红衣的小鬼。
阎小六朝着那队迎亲的喜队走近了些,原以为那个喜队如白日里看见的一般是“木偶做戏”,离近了才发现,那个喜队里的每个小鬼,都格外鲜活,不再是提线木偶,那喜轿也不是纸扎,比纸扎的轿子大了许多。
喜轿被几个小鬼抬着从大雾中走过,敲锣打鼓的喜乐在轿子前开路,喜队之后,又是棺材结尾。那个棺材消失在雾中,抬着棺材的最后一个鬼怪消失前,大雾中突然出现了一阵笑声。站在喜队最后的那只鬼也回过头向后看了一眼,嘴角带着笑,仿佛看见了站在他不远处的阎小六。
那阵笑声鬼魅又阴森,从四面八方响起,让人分不清是从哪儿传出来的,看着是喜队最后的那只鬼笑的,那笑声却又不是从他身上发出来的。阎小六看着最后一只鬼消失,心说“等等。”迅速的追了上去。
那鬼喜队霎时间便在大雾中消失的无影无踪,阎小六追了半晌都没再寻到半点儿鬼影。等他想要放弃,那抬着棺材的最后一只鬼又在远处的大雾中露出一个背影。无论他怎么追,那个鬼喜队始终先他一步,只让他看见那抬着棺材的最后一只鬼。
阎小六也不知自己追着那个鬼喜队追了多久,等到大雾散去,鬼喜队停在了一个大宅前。那宅子披红挂绿,大门和各处墙上都挂满了灯笼,好不喜庆。
那宅子前站着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鬼,喜队一停,那鬼便高声道:“喜事临门,迎新娘下轿——”
喜轿被两个抬轿的轿夫压下,媒人上前扶着新娘从轿子里走出来。这时,那道孩童的笑声又出现了,从人群后跑到了红轿子边,拽住了那盖着红盖头的新娘的衣服。新娘被媒婆交给鬼新郎,那一对新人往前走一步,那吟唱童谣的小孩儿便拽着新娘的衣服往前走两步,亦步亦趋地跟着。
那对鬼新人走入大宅,小孩儿也跟着走了进去。阎小六抬头往那大宅上的牌匾上看了一眼,那匾额上写了两个字——明府。
若不是那大宅的牌匾上写了个“明”,阎小六便真的将这大宅当成了几百年前的守城将军府贺家了。原因无他,只因这明府实在气派,那贺家鬼宅几百年前与此恐怕也不遑多让。
新娘入门良久,那几个轿夫将喜轿抬走,阎小六呢喃道:“这明府又是哪家?”他思索片刻,道:“北辰,我们在城中时可曾见过这户人家?”
如今这渊印城里,最气派的宅子便是如今的太守府,这明府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阎小六等了半晌,都没听见北辰的回答。他又叫了一声“北辰”回过头,只是此刻他身旁那还有北辰的影子。北辰此刻,早就不知去了何处。
“明府”大宅前,陆陆续续有人前来贺喜。不多时,阎小六便听见府中一人扬声道:“吉时到,新人拜堂——”阎小六朝着明府走去,走进明府中,也没有一只鬼前来阻拦,所有鬼魂仿佛都看不见他一般,又仿佛是这喜宴太忙了,所有人都顾不上他。
那道声音又道:“送入洞房——”那对新人还未移步,阎小六便瞧见了那个先前一直拽着鬼新娘衣服的小孩儿抱住了那个新娘,而后钻进了“她”的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