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热,屋子里又闷又燥。
庆庆伤势大好,可适当下床活动活动筋骨。
柳玉瓷趁休沐,和方宁、丫丫一道,带他出门放风。
爱心书屋隔壁茶肆又出了新的故事。
他家的评书乃东市一绝。
柳玉瓷在二楼订了雅间,屋子里置了冰鉴,又请小二搬了躺椅,庆庆可坐在躺椅上,听先生说书。
小二再介绍他家的新品酥山,有荔枝酥山、碧玉酥山和荷花酥山三个口味。
是将酥油加热到近乎融化状态,一层层堆叠成山峦形状,覆在冰鉴上冷藏,再以荔枝果肉、青提树叶或荷花瓣装饰,酥香绵密,沁着丝丝凉意,实为消暑佳品。
柳玉瓷一样要了一份,再拿个小碗,每样给庆庆装点。
小孩子不能贪凉,尝个味就好。
再点了一壶茶水,一碗蜂蜜水,一份绿豆糕和一份水晶皂儿。
他们边吃边听。
雅间是半敞开式的,说书先生离他们不远,在二楼楼梯上来,面向大堂的中间位置。
只见他左手执折扇,右手一会捋胡须,一会敲醒木,再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比划翻转,吊悄眉时蹙时展,灵活似第二张巧嘴,未语先惊四座。
小落回歇息时,端盖碗轻嘬一口,眼风扫过全场,引满堂喝彩。
“好!”
柳玉瓷走到庆庆身侧,给他递蜂蜜水,撤下吃酥山的小碗。
他听的认真,小脸蛋吃成了花猫,唇周、鼻尖都沾上了酥油,仍浑然不觉。
柳玉瓷笑着给他擦嘴,擦一半,起了逗弄心思,给他抹开去,添了六道须须。
“这么好听呢?”
“嗯嗯!”庆庆乖巧应答,眼直勾勾盯着说书人。
据说,今儿这出戏是京都传过来的。
讲的是北地一大户人家,有家传技艺,依祖宗规矩,传男不传女,哥儿更沾不得边,沾了易有灾祸降临。
偏这一辈的家主生了独哥儿,当作男子养大,在即将接手家族产业前,异象频出,府中陆续有人遭殃,或中邪,或意外身故。
恰在此时,独哥儿被戳穿身份,众人纷纷指责其为灾星克亲,力阻家主传位于他。
家主起先坚决不信,后几次三番事端被发现与独哥儿有所牵连,逐渐起疑,最终接受族中人的赌约,尝试赶走独哥儿,看是否仍有怪事发生,以此叩问天意。
怪的是,独哥儿走后,还真时来运转,家中不但再无灾祸,甚至生意更上一层楼。
自此,宠爱十几载的独生哥儿被彻底在族谱除名,发妻心冷,随哥儿一道离开,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反观家主,新娶了娇妻美妾,多子多福,逍遥半生。
说书先生技艺高超,将阴森诡异的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舌灿莲花,满堂听客都成了戏中人。
丫丫气呼呼地起身,大声吐槽,“太坏啦!他阿父是不是傻?肯定是有人陷害的呀!”
柳玉瓷亦拿了柄折扇把玩,他哗地打开折扇掩面,高深莫测道:“傻?倒也未必。”
方宁看向他,“瓷哥儿,怎么说?”
“宁哥哥,你想啊,他阿父可是堂堂家主喂,生意场上什么牛鬼神蛇没见过,能被这种歪点子骗倒?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么简单的道理,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哦。”
“更遑论他的妻儿,一个惨死,一个不知所踪,下场凄惨,而他却转头娶了娇妻,还有美妾!半点不为妻儿伤心,古怪,古怪。”
方宁细想,确实如此。他失落地叹口气,半趴在桌子上,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丫丫亦然。
她甚至试图撸起袖子,朝着说书先生恶狠狠看去,看样子像上去打架。
“什么破故事,先生今日被鬼附身不成,讲这种、这种……”
柳玉瓷忙去拦她,“丫丫!冷静,冷静,这故事不是还没讲完么。”
他把人压回座位,见方宁、庆庆都朝自己看过来,轻咳两声,清清嗓,“这结尾是京都版故事的结局,又不是府城这版故事的结局,你们没听先生把前半部分缩短了么?”
他给几人透个底,府城这版故事是南宫芷改的,“依他性子,你们觉得那家人能有好果子吃?”
丫丫恍然大悟,“哇哦,独哥儿没死?后面便是他杀回家报仇雪恨?!”
“不知哦,南宫写的嘛,你们猜呢?”
那头说书先生敲响醒木,再次开讲,众人又被吸引了心神。
等今日的段落全部结束,四下客人仍意犹未尽,议论纷纷。
“妙啊,妙啊!讲的真好。”
“不过,前几天刚讲嫡哥儿和嫡子争家产,兄弟倪墙、倾家荡产的故事,今儿又是这一出,怎么尽是哥儿故事?”
“是啊,且都是北地的,最近怎这么多哥儿掌家的故事从京都传过来?”
有人老神在在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指指天上,“那位,嫡哥儿十四啦……”
旁边人打了一巴掌在他手上,“做什么故弄玄虚,哪位啊?”
那人白他一眼,将手压在唇上,“天家,懂?皇哥儿十四啦,据说圣上有意要立皇哥儿为太子,皇室宗亲、大臣们自然不同意,这是在拿话本做文章,劝诫那位呐。”
其他人狐疑地打量他。
他急了,“真的!我家亲戚就有在皇城内当差的,千真万确!据说,小皇子都被逼得负气离宫啦!”
其余人观他说的真切,信了三分,复又讨论起天家事。
“立哥儿为太子,执掌天下,简直闻所未闻。应当不会吧?”
有人反驳,“有什么不可能,皇哥儿天资聪颖,宅心仁厚,如何当不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