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山人的妙计乃小间谍庆庆。
他们离开柳大家时,柳玉瓷担心走后柳老爷子迁怒,捎上了庆庆。
路过庄稼地,又把庆庆交给了柳大树。
他大伯这人,年轻时做懒汉,仗着爹娘宠爱,靠着弟弟挣钱,虽则没太大坏心,但占尽既得利益者的便宜,整日游手好闲、偷懒耍滑。
临了上了年纪,反倒因分家后老爷子干不动重活,大儿子不成器,小儿子要读书,层层重担下,终是扛起锄头会下地做活了。
大堂哥有了庆庆之后,柳大家也就大伯肯稍稍待庆哥儿好些。
连带着见面时对他亦客气许多。
定亲的事,他摸不准大伯态度,便让庆庆去套话。
“庆哥儿,记住了吗?不能提小么让你问的,知道吗?”
“叽道啦。”
三毛疑惑,“靠谱吗?他话都说不利索。”
二毛瞅他一眼,“比你靠谱,这么大小伙受欺负只会哭着喊哥。”
“耀祖那么大块头呢!”
“他虚胖!中看不中用的废物、软脚虾。喏,给你十文钱买糖吃,压压惊。”
三毛震惊:“哥?你得了八两呢!”
“唔,那是老大和瓷哥儿他们帮忙得的,剩下的得给娘,你一小孩身上有个十文钱就够啦,省得贼惦记,你护不住又挨一顿打。”
二毛要给吴煦他们分钱,他们哪肯要啊。三毛遭一通罪,又受惊吓,可怜巴巴的,理当得赔偿,他们拿了算什么话,不像样!
“二毛哥哥,钱让婶子收着,给三毛买点吃食补补吧。”
怎么说也是自家堂兄打的人,又是受自己牵累,柳玉瓷正羞愧,还想往外掏钱。
二毛三毛同步摇头摆手、后退连连。
吴煦看不过眼打岔道:“瓷哥儿,我们就等庆庆消息了?”
“嗯,再给阿父阿爹传个信。”
柳玉瓷叮嘱二毛赶紧带弟弟回家,适才伤口仅浅浅包扎了下,尚需请大夫来看过,开帖安神药,喝完早些歇息才是。
张荞补充:“明日早课也请假罢,读书路漫漫,不急于一时。”
三毛鼻子发酸,想哭又怕哥哥笑自己不是男子汉,吸吸鼻子将泪意憋回去,向两位小夫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个揖礼。
他们兄弟俩走后,林北去传信,柳玉瓷三人本想回庄子。
被追回来的庆庆叫住。
“阿吱小么,我叽道啦。分书、分书是太爷签的,镇上猪肉铺家的儿子,厚多厚多猪肉次,信物、饿、信物系……庆庆忘记叻。”
庆庆回身看阿爷,柳大树站不远处,被树隐去大半身影。
“大伯?”
柳大树被发现,不知所措。庆庆当阿爷干活太累走不动,只好嘿呦嘿呦跑回去再问一遍。
“……”
庆庆果然不靠谱,三两句话早把玉瓷小么给卖了。
柳玉瓷索性一起过去开门见山地问。
柳大树知道他来意,不必问就将情况说了:“是镇上张家猪肉铺的小儿子,大你两岁,是个童生,听媒人介绍是不错的,家境殷实,爹娘厚道。可这事没经二苗同意呢,其实我心里也悬着,总琢磨着不对劲,可你阿爷强硬,我媳妇帮嘴……哎,怪我,我说不过他们。正想该怎么找二苗说说……”
过去他像水蛭一样扒在弟弟腿上,吸食弟弟血肉为生,等自己娶了媳妇、弟弟讨了夫郎,仍心安理得地受着弟弟弟夫郎供养,看他们老黄牛似的卖力气供一大家子吃喝。
心里沾沾自喜,笑话他们笨。
直到分家后,他自己成了那头老黄牛。
不做,一家子啃树皮,没力气也得硬做。不会就学,把手都磨出泡来,多磨几次,水泡磨成了老茧,就会了。而后方知弟弟多年艰辛苦楚。
他没脸见弟弟,凑上前也不知怎么开口。
二苗有了好日子、有盼头了,从前的一切都斩断才好,让该舍弃的烂根继续烂在泥里。
但庆哥儿是好的。
“今儿正好庆庆来问,你别觉着他出卖你靠不住,是我想叫他说给你,他才讲漏嘴的。”
他疼庆庆,不希望庆庆总在嘴边念叨的阿吱小么误会庆庆,远了他。
“嗯,没事。那信物呢?阿爷能有我什么信物?”
“怪耀祖那混账,小时候不是抢过你一只福袋荷包,二苗带石头来要,正碰上你阿奶发病,家里乱糟糟的,忙乎一阵。后头他们拿回福袋没再说什么,怕是不知道,袋里藏着颗金子做的小瓷瓶,小指甲盖大小,竟被我媳妇昧下了!她谁也没说,前阵子算计着给你定亲才拿出来!我、我……”就更不敢跟二苗开口了。
“福袋荷包?爹爹说是林叔么送我的!”
“这样贵重的东西,想来也只能是林家人送的。小瓷瓶底下刻个软字,样式很有趣,你林叔么真是疼你。”
“张家除了二十两聘银,另给了一块玉佩做信物,两相交换,阿父就代二苗签下了婚书。你们倒是可以不认,就怕张家人不是个好的,再拿着小金瓷瓶闹开。”
张荞急了,哪能这样啊,“可不能闹开,瓷哥儿,煦哥,我们快想办法把东西要回来!”
“自然要拿回来,那是叔么送的,我都不知道,还没好好谢谢叔么呢!”柳玉瓷想到叔么曾送过自己这样花心思的礼,在自己不知情时被弄丢了,就感到难过。
叔么一片心意,却变成阿爷和伯娘偷去威逼自己的尖刀利刃。
吴煦操了一声,“明天学堂停课,我们去镇上打听打听,到时见机行事,把二毛带上。”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