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公见兰陵笙被安顿好,便一直安分守己待在一旁未出声,此刻他走到了元烨面前,恭敬道:“元大人还需与杂家一同回去复命,请吧。”
元烨知道,定是一些敲打的话。
他看着苏尚的背影,躬身道:“大人慢走,下官回去换身衣裳便会去面圣。”
徐公公听见元烨不与苏尚一起离开,便顿下了脚步,跟在元烨身后,苏尚回头,看了一眼回了句“随意”便带着几个大理寺的人离开了。
肖恩与徐公公一起,在送元烨回去换完衣服后,三人便去御书房复命。
皇帝一席龙袍,正坐在龙椅上批改奏折,精神奕奕,五十几岁的样子,一双眼睛饱含肃杀之气。旁边站着两个宫女,元烨一进去,见到的便是此情此景。
不知缘何,他以为皇帝会生气,会晾他在外面等一会,或者直接骂他一顿。然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句:爱卿平身。
徐公公原本以为皇帝会发怒,惯会察言观色的他,也嗅到了其中腻味。他笑着问道:
“奴才去给元大人添把椅子?”
皇帝点了点头,徐公公便差了两个太监去搬了把椅子过来。
皇帝:“坐吧,等朕批完奏折,陪朕下几盘棋。”
元烨官阶低,不配坐椅子,但君命难为,他坐在椅子上,喝着徐公公给他泡的茶。
半个时辰后,御书房门外传来声响,原来是皇后被拦在了门外,元烨见徐公公急匆匆跑出去,又焦急地跑回来。皇帝自是无法安心批阅奏折,徐公公待他脸色稍缓,眉目舒展才敢上前禀报:
“皇上,皇后娘娘在外面等了有些时间了,还怀着身孕,要不就见见皇后娘娘吧?”
皇帝的双眉又皱了起来。
“你去和皇后说,朕政务繁身,抽不开时间,让她回去好生养着。”
徐公公得令,便又急忙跑出去。外面的声音先是变大,而后越来越小。不一会,徐公公便回了御书房。
经皇后一打扰,皇帝没了批奏折的心思,他一把撂下折子,徐公公便低着头,去拿了棋子在桌上摆好,然后退至一旁待命。
皇帝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元烨,开口道:
“爱卿来与朕下盘棋。”
皇帝说完后,率先执起黑子。
元烨起身,行了一礼,便跟着皇帝去了屏风后的棋盘处,他执起了白子。
不一会,静谧的御书房内,便不断响起落子的声音,原本空空的棋盘上,落满黑白相间的棋子。
皇帝看着元烨的白子被自己的黑子围剿,棋盘上近半数棋子皆是自己的黑子,便挑眉看了元烨一眼:
“爱卿可要认输?”
元烨摇头,尽管每走一步便被吃掉一子,他亦不悔、不认输。
皇帝轻轻哼了一声,冷眼看着他,似是不满。然对面的人没有丝毫影响,依旧下一子被吃一子。
就在元烨手中的白棋将被吃掉三分之二之际,皇帝再次开口:
“朕在外征战近四十载,论行军之策与用兵之道,爱卿不过及冠之年,不如朕也无需气馁,不如认输让自己输的体面些?”
皇帝认定自己不会输,便开始劝元烨,认输桌上白子仍有,而顽强抵抗,最后无非就是被吃尽最后一颗白子。
元烨摇头:
“放弃投降是输,惨惨烈烈是输,既然都是输,臣选择惨惨烈烈的输。”
皇帝轻蔑一笑,不以为然道:
“死局已经注定,爱卿再怎么做都是徒劳的。”
皇帝说完后,连吃了元烨一排白棋。他一粒一粒从棋盘上拿起,然后如雨般稀里哗啦落进器皿中。
一切尘埃落定。
元烨闭眼,三分不甘心七分遗憾。
“这棋若是她在下,定然能在绝处逢生。说到底,臣还是学不会她的下法。”
皇帝好奇:
“哦?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