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一个翻身,从窗户一跃而出,但他并没有向下落,反而是回手一抓,将自己甩上了楼顶。萧兰站在楼顶向下一看,发现果然有几个带刀侍卫在一旁矗立,却并没有杨氏说的那么厉害。他一时又有些琢磨不透了,正准备溜之大吉之时,他余光突然瞥见了一个清冷的身影。白衣翩跹,负手而立。
萧兰一个急停,打眼一看,才发现那是杨氏追出来了。在大街上踮着双小脚,着急地拉扯那几个侍卫,好像生怕萧兰摔着了。
萧兰一拍脑袋: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怎么看什么都像那冰山脸。
杨氏大喊着:“快下来啊!我没有对那小鬼怎么样,是阿筠让我找到你的。”
阿筠?
杨氏接着又说:“我是阿筠的姑姑,阿筠拜托我来的。只是她本不愿意让我说出实情,我这才遮遮掩掩,你快下来啊!”
娇滴滴的妇人在大街上对着萧兰喊,更要命的是萧兰还趴在房顶上,他现在觉得自己真像一个被母亲教训的熊孩子。
要是她真的是自己的母亲就好了。
于是萧兰就乖乖地跟着杨氏回府了,还带着小满。两人衣衫褴褛,在野外晃了月余,两人身上的布料加起来才堪堪凑齐一套衣衫。跟着一位雍容华贵、涂脂抹粉的妇人在街上走着,实在是有碍观瞻。
小满是头一次觉得这样难堪,但萧兰似乎一点都不在意,大摇大摆地跟着杨氏走着。其间他注意到过有几个黑衣玄戈拔刀欲上前,却被杨氏那几个侍卫拦住了。
玄戈并非当年的玄戈,如今深陷权力的漩涡中,其间之人也得学会相机行事。比如现在,他们是万万不敢惊动了娇弱的淮阳王妃,王妃和未来的小王爷无论如何都比他们玄戈这几条贱命重要。
萧兰看着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地退下,直到最后已经看不见黑漆漆的玄戈了。马车里熏的是檀香,案上摆着几碟点心、果干和一壶茶。
小满识趣地为他们倒茶,倒完就抓了几块点心乖乖地退到马车外了,顺便给赶车的老车夫分了一块。
萧兰:“没想到王妃竟然是宋姑娘的姑姑,失礼了。”
王妃笑了笑:“下次可别那么大反应了,刚刚可吓坏我了。阿筠好不容易找我帮一次忙,我就给弄砸了,那怎么能行。”
说完,还有些沾沾自喜地扬了扬头,就像一个等着被夸功课做得好的孩童。
萧兰道:“宋姑娘找王妃帮忙?”
“对啊,这丫头好几年也不联系我,一找我就是拜托我来寻一个人。”
萧兰还有些得意:“王妃是说,宋姑娘拜托你来寻我的?”
王妃又看出了她那点小心思:“都说了也是有事找你帮忙的,真不知道阿筠看上你什么了,冒冒失失,吊儿郎当的——”说着还摇了摇头。
萧兰不管她认可与否,只是继续问:“那宋姑娘如今在何处?为何让王妃来找我?”
“不知道啊,我什么都不知道。阿筠写信让我在这里守着,说是城门上贴着的人是她朋友,让我帮着看看你死了没,如果没死就带回去,她有事要找你帮忙,让你缓几天再死。”
也不知道宋子筠就是这么个语气,还是这位天真单纯的王妃说话不过脑子,反正一段话说的萧兰是哪哪儿不舒服。感觉自己一大早就已经被许多人安排了死法了,何德何能啊——
萧兰苦笑:“那还得多谢王妃费神了,萧某感激不尽。”
“嗯,是该好好谢谢我,我在这里等了你好久,还以为你已经死路上了呢!”
萧兰看着王妃那一脸无邪的表情,真的是无语了好一会儿。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跟她侄女一个脾气,都缺心眼。
“算算日子,宋姑娘是到了青城山了是吧。”
王妃深吸一口气,一脸震惊,盯着萧兰的眼睛。后者沾沾自喜,已经准备好说“过奖了过奖了”。
谁料王妃说了一句:“猜错了。”
萧兰语噎,心道:那你震惊个鬼啊!
“那她在哪儿?”
“就在这。”
“?!”
王妃!能不能不要顶着这么漂亮的一张脸,光说胡话!
“就在淮阳王府。”
“怎么会?宋姑娘已经走了月余,快马自然是少不了的,又不缺补给,为何才到淮阳地界?这个时间,够她从青城山到淮阳走几个来回了。”
“的确如此,阿筠的确已经到了青城山,但是你猜怎么着?”王妃故意拖长了语调,“她在抵达青城山的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回到了郑县。”
“什么?
这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贵妇人,究竟是话本故事看多了,净说些胡话。
“的确如此,阿筠就是这么说的。她早就已经到了青城山,但是一觉醒来,自己又回到了郑县。”
萧兰看了眼王妃的表情,不像是玩笑。他深吸一口气,眼中似乎堆满了深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