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道是崔玉庆经营有道,八面玲珑,原来是这样。
“你这是怎么的了?”刘氏发觉了她的异样,连忙拉着她的手,轻柔的摇晃,“被吓到了吗?”
崔玉臻回神,勉强笑笑:“可不就是被吓到了。”
“所以我才说,你很不必琢磨那点子蝇头小利,莫要那么小家子气。”刘氏戳戳她的额头,“这些东西总有一半是你的,再说还有我的嫁妆呢,也是你的。”
崔玉臻摇头:“娘,这些东西我带走几件便是了,宫里头还能少了?您也不好就这么瞒着大哥,还是得交到他手上的。”
“我晓得,且让我再看一阵吧。他不读书入仕,也没那么多人情往来,商场上都是谈利益,他还有个侯爷身份呢,用不着拿这些东西做人情。”刘氏很理智,也不掩饰她的担忧,“只是我每每睡不着觉的时候就会琢磨,他现在看着倒好,可是不读书不入仕,就那么当个闲散的侯爷,将来如何能帮衬上你啊?”
所以前世就是因为崔玉庆要入仕,刘氏为了让他给女儿撑腰,这才毫无保留的把东西都拿了出来。崔玉臻心里叹息,嘴上却道:“我不要他帮衬,他只要把咱们家顶起来,供养您安享天伦就好。我心里不惦记您了,才能在宫里不犯错呢。这个事儿咱们就说到这儿,您不用刻意跟大哥说,不过平常也别太防着他,便是露出些许口风也无妨,正好看看他如何行事。”
“还有就是我的铺子,娘啊,您就允了我吧。”崔玉臻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不好再扑到母亲怀里撒娇,便只是拉着刘氏的手,慢慢的说话,“我都跟卢太傅说过了,他也是同意的,说我将来要母仪天下,总该知道些民生经济,做个小买卖确实是个好机会。”
卢太傅都这样说了,刘氏就不好一味阻拦下去。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又跟赵姨娘和各位姨娘姑娘们商议了一下,崔玉臻准备开糕点铺子。
以赵姨娘为首的八人中,有一位陈姨娘原是大厨房的白案大师傅的大徒弟,极为擅长各类点心,另有一个姓秦的通房原是给刘氏夫妻管着小厨房的,自然也会些手艺。崔玉臻一一考量过之后,就定下了她们两个当大师傅,另外找了两人当小工,给她们打下手。赵姨娘年纪大了,又能说会道,便定下来当掌柜的,剩下的三个人则当伙计,负责售卖。
这也是她最后放弃了开饭馆酒楼的缘故。她虽然跟刘氏打了保票,但是打开门做生意,哪有不跟人说话不抛头露面的?在铺子里卖点心,算是十分稳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