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拓聊完后,林柚也没再回教室,直接没去下午半天的课。
下午四点,「简星」咖啡店。
林柚点了杯咖啡,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提前藏好了录音笔。
她一边梳理着新闻稿中出现的人物,一边核对这些人在工厂里的职务。
其中,受伤较为严重的只有当时在厂房里的李仓管。
起火是在深夜,大部分人都不在事故中心,离起火点较远。
有的是从宿舍醒过来,为了救火受的伤。还有些家属是责怪工厂解雇员工,没有发遣散费。
看到这里,林柚苦笑了一下,因为工厂的订单量急剧减少,大部分员工都是因为薪酬降低主动离职的,何来遣散一说。
手机响了,林柚还以为是张瑜记者,拿起来看,却发现是许之洋。
林柚接通:“你比赛这么快就结束了?”
“对,我刚刚去学校严拓说你请假了?你现在在哪。”
林柚诧异道:“许之洋,难道你没去参加比赛?”
“不是,小爷我天赋异禀,提前交卷了。你现在在哪呢?”
林柚想了想,把地址报给他。
许之洋比张瑜先到的,林柚和他沟通了自己的计划,让他在一旁找个角落坐下。
只等鱼儿上钩。
---
张瑜是孤身一人来的,还自己扛着摄像设备。
林柚看到她的时候十分惊讶。
她怎么也没想到,张瑜只是个比她没大几岁的姑娘。看起来稚气未脱,应该是刚毕业。
张瑜巡视了咖啡店一圈,问了几个不相关的人,最后走到林柚面前:“你好,是袁女士吗?”
林柚点点头,“对,请坐。”
张瑜拿出手中的笔记本,翻出之前的笔记:“让我想想今天的采访从哪里开始呢……”
张瑜就这么自言自语了几分钟。
林柚头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她忍不住开口:“张记者,你是一个人来的吗?还带着这么多设备,等下是要拍摄吗?”
“啊,你说这些…”张瑜拍了拍旁边的包,“刚刚拍完一个新闻赶过来的,我同事让我帮忙带回报社。咱们今天不拍,咱们做些文字专访就好。”
林柚点点头,配合她答了些准备好的问题。
采访结束,张瑜合上本子,笑了笑:“小袁同学…?可以这么称呼你吧,感谢你今天的配合,采访稿登出后我会联系您。”
张瑜想走,被林柚伸手拦住。
林柚抿了一口咖啡,若无其事道:“张记者,我还有几个问题咨询下您。”
“嗯?”张瑜又转身坐下,“你说吧,能回答你的我尽量回答你。”
“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做这个主题的采访的?怎么突然为我们这些受害者发声?这个火灾也不是什么大型社会新闻,也过去很久了,而且之前也报道过。”
张瑜眨眨眼道:“还能有为什么,我们主编让我写的呗。”
见林柚一脸疑惑,张瑜接着解释:“我只是个实习生,我们稿件的选题、策划,都是我们主编来的。”
“那你们那些照片都是谁拍的?还有那些受害者都是哪里找的呀?”林柚难掩激动,又平复了下心情说道,“这个方便告诉我吗?”
“也不是不能告诉你。”张瑜拿出手机通讯录给她看了一眼,“就是这个人,他是我们主编让联系的供稿人,不过你问这个做什么?”
林柚默默记下了那个人的姓名……孙志成。
她垂眸掩盖住情绪,“谢谢张记者,我就是好奇一下,他怎么没联系我呢。”
张瑜哈哈一笑,“你联系我们报刊也是一样的啦,你知道的,我们报刊也不是什么官媒或者主流媒体,所以好久没出过有这种热度的新闻了,主编可开心了。”
开心?听到这话,林柚忍不住皱眉。
难道他们的开心就是建立在不实的报道上,建立在新闻的热度上?
看着面前张瑜还一脸青涩、初出茅庐的模样,林柚忍不住问:“那你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新闻。”
张瑜眉飞色舞道:“当然是那种求真务实又有社会意义的新闻啦。我很崇拜那些以身犯险深入一线的调查记者,要是能做一期那样的新闻就好了。”
听她这样说,林柚有些愣住。
在张瑜起身道别时,林柚叫住她:“张记者,你等等。”
张记者放下手中的摄影包:“嗯?还有什么事吗?”
林柚思考一番后,开口提醒道:“既然你想做真实的新闻,那你为什么不和我核实身份。难道我说我是受害者,就真的是吗?”
张瑜被怼得哑口无言,开口解释道:“也不会有人无聊到拿这个骗人吧?”
林柚的语气多了些严肃:“如果真的有呢?那这算是不实报道吗?是不是违背了你的新闻理想。”
“我只是个实习生……”张瑜还在试图解释,最后闷闷不乐地坐下,“好吧,你说得对,我应该逐一核实当事人信息的真实性。”
林柚见她满脸颓然,颇有种被打击到的感觉,也不像是装出来的。
实习生,还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和摧残,对工作的认知大部分来自自己的前辈或者领导。
很可惜,她的领导不像她一样有着这般新闻理想。
林柚缓缓开口:“张记者,我不姓袁,我也不是什么受害者。”
她自嘲地笑笑,补充道:“又或许,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