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不见了!这是栾老将军夜巡回营听到的第一句话。
整个大营内人来人往,大家都在找,可谁都没见着,谁也不知道,陆京墨的踪迹。
这好端端的,怎么人就不见了?无人知晓,无人明白,只是天擦亮时一随从准备进去给陆京墨洗漱时发现的,而守在营帐外一夜的士兵均不知人何时离开。
最着急的是李大将军,世子这人,莫名其妙失踪了,盔甲没穿走,佩剑倒是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去做什么事情,心急如焚之下就披着个外衣,在寒风瑟瑟中见到栾老将军回来,就如同见到救星般一下子跑了过去,差点就摔了个底朝天。
结果,仔细盘问过守夜的士兵,站岗的哨兵,皆无人知晓世子是何时离帐,何时离营,但所有人却知晓昨个儿夜深时分,人曾出营帐外,游走了一会儿后才回去的。
听到这话,李大将军这三大五粗的人着急道:“这话我听了无数次了!别说些无用的,可世子回营后你们也看不到他出.....”正准备说下去,栾老将军思索一番后,问道:“世子出去和回来时,有什么变化?”
几人面面相觑,想了又想,其中一个守卫的士兵似乎想到些什么,磕磕绊绊道:“世.....世子爷出去时嘴里念叨说难眠什么的,可......可回来时......我看世子爷......他.....那脸煞白煞白的......”
煞白?两位大将军不知缘由,这时,栾老将军旁边的一位将军接过了话茬,问昨夜站岗的哨兵看见世子从哪里走过。
几位哨兵不约而同说着是大营内的东面,在那还站了好一会儿,才回到大营里的。
那位将军听了后在栾老将军耳边说了几句,老将军也是心领神会,想来这期间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便让人按照意思,找来了昨夜在东面守夜的士兵,并要求逐个仔细盘问清楚.....
而还没过两日,这个消息就飞鸽传书到了黄夏手里。
细细看了后,黄夏将信拍打在手上,脑壳里疼得嗡嗡作响,眨眼间不断转换方向,看着身边忙出忙进的属臣,半晌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消息之前在北漠王的信里交代得明明白白,绝不能让陆京墨知晓,否则后或严重,也是为了多加一重保障,才让栾老将军和李大将军以不太平为由,把人带去巡关。
也就是陆京墨走后没多久,肃州、平林州、曲州、菊城等地方开始谣言四起,为平息谣言追查源头,黄夏带着属臣们天天忙乎,发散人手四处做事,想尽一切办法将此事控制住,没想到啊没想到!就这么给一个大头兵破了!
“黄大人黄大人!查到了!是上林郡的一户人家开始传出来的!那户人家有从秦州经商回来的人!”一属臣拿着消息,跌跌撞撞冲进来。
可惜为时已晚,找到源头已然无用了,黄夏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陆京墨在哪里,要是直接去京城,更是拦都拦不住啊!
而这件事重中之重的陆京墨呢?此时通过乔装打扮躲进了隔关口四城之远的庵城。
他不敢落脚,也不想休息,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办三个字!
前一世,他们的那点子事儿是在登基大典结束后,悄然传开的,只不过那时有人用雷霆手段镇压,文武百官也换了个遍,大家心里头都清楚那点事事,最后又大肆张扬将自己接入宫中,弄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不说,宵冉差点就举旗反叛。
现在,这事又成了老百姓嘴里的谈资,茶余饭后的笑柄,对谁影响最大?当然是徐澜清了!他陆京墨能受到什么影响?
清楚目的的下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利害关系,这一点陆京墨怀疑过很多人,但这件事要成为这些人手里的刀不可能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