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灰朦胧,仍弥漫着昨夜的热闹与烟火所遗留下的气息,小千节哪怕过了,那吵闹喧嚣仿佛未曾远去。
肃州的百姓大部分还沉醉在梦乡之中,只有少许借助阳光还未透进来的些许光阴,开始了为今日的营生买卖做起准备。
但他们不知,一直守护着北漠的陆姓之王,今日将启程前往京城,参加先帝祭祀等事,至于归来之期,连陆京墨和徐澜清,都没有把握,而一众属臣将军,更是心知肚明。
要说近年来,京城风云也是变幻莫测,本是庶子的二皇子凭借过人才识与贤德,已成楚亲王,风光无限不说,现在更有军功傍身,权势加持早已是人人都传的太子之位不二人选。
倒是为嫡为长,本应稳操胜券的大皇子却因近些年各种不堪作为,日渐式微,坊间更传出皇后已吃斋念佛,不闻窗外事。
即便是这样......宫中仅有的几位妃子也未有得宠之象,楚王崛起也并未撼动皇后娘家马氏一族的地位,而作为楚王外家的李氏一族除了家主李虎仍在中书省任职外,随着太后的逝去也渐有颓废之兆。
在这种情形下宣召位高权重的北漠王回京,朝廷内外纷纷,猜测是否是为楚王的太子之路作准备?还有人直接说当今陛下早已拟好旨意,毕竟有官员因推举楚王而大受赏赐。
谁也不敢妄下定论,而同样归京的还有西洛王,那边刚和夜廊打完仗,各种善后处理,忙得焦头烂额,局势未明朗,更显得皇上这旨意心思难猜。
至于关键的二人,也曾对这番旨意有过一番辩驳猜测。
但这两方说辞在北漠王面前,都显得过于简单。
他怎不知这道旨意下来意味着什么?他怎不了解皇上是什么心思?尤其是,他清楚皇上想要做什么的时候。
为君为臣,他们曾是同窗好友,也曾一同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更加别说后来二人为王扶大皇子为帝这种千古名臣佳话的往事。
正因为有了这些,他才比谁都了解当今陛下,也比谁,都清楚陛下不过是想把自己的老路,放到儿子身上罢了。
所以,在这旨意来到的当晚,北漠王悄然派人一纸飞鸽传书,送到了怀王手里。
至于为何,他是带了一些赌的想法在的,赌怀王看到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思量,也相信,怀王为了那口憋在心中多年怨愤,会有所行动的。
之后到了那个吵闹的清晨后,北漠王与徐澜清交谈一番,便有了一场独特的交易。
不如说是......一场事关未来的交易,很显然,本来并不接受的楚王殿下,因为自己那个傻儿子,和自己一番说辞后,转而选择接受了,却又定下了一条规则,当然了,彼此也欣然同意......
一切事情都有了准备后,北漠王在最后,让人去找那位云游在外许久的文姓属臣,让其即刻回北漠后,安心携妻,踏上了归京之途。
晃晃荡荡的护卫队与北漠王府一行人行走在离开肃州中大城门的路上。
与往日不同,今日的陆京墨银灰莽服在身,长辫束高,手执银枪,单手骑马,说是英姿飒爽,不如说更像年轻时那个桀骜不驯英勇无比的北漠王,骨子里独有的傲气是怎么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