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74章 兔死狐悲姚氏嗟叹

第174章 兔死狐悲姚氏嗟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桃姐儿便垂下眼睛,喃喃道:“是因为子冶官职的事……当时公公拍板与我们家结亲,图的是‘清贵’二字,盼望子冶就似如今一般待在有体面的闲职上,富贵平安一生。可婆婆想的却不一样,满以为和太后娘娘的母家结亲,能使儿子的仕途更上层楼。”

原来是埋怨亲家没有在女婿的仕途上出力,这才将气撒在了媳妇的头上?余氏目光微闪,才要说话,桃姐儿又道:“母亲别急,这许是其一。其二,和子冶自己的决定也有关系。原本公公疏通之后,子冶是可以去南直隶的国子监从司业做起的。可与我成亲之后,子冶若去了南直隶,以婆婆的性子,必然要将新媳妇留在跟前立规矩,致使夫妻两地分隔,过了一两年才肯放媳妇随夫外任。因此,子冶就宁可在北直隶的国子监供职,官位的起点低些。婆婆为此很不高兴,觉得儿子讨了媳妇忘了娘,一直耿耿于怀。就连子冶几年来每次升迁,婆婆都不大高兴,总要旧事重提,说什么‘当年若是去了南直隶,几年前就在今日这个位子上了,如今指不定还能走得更远’。”

余氏欲辩无言,细想起来,吴氏与自家女儿之间的种种龃龉,本质上都是吴氏本人过于旺盛的掌控欲在作祟: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万事以自己为先,将媳妇排在后面;希望儿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希望儿媳妇对自己恭顺有加,凡事听从自己的指示……这样性格又强势,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看事情就格外主观,吕铸和桃姐儿无论怎么做,吴氏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从鸡蛋里挑骨头。

换言之,众人无论怎么做,她都是不会满意的。倘若当初殷家真的为女婿运作,让吕铸得了更好的官位,吴氏会就此满意了么?不会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她肯定会希望殷家讨要到更高、更好的官职。求了五品,就望着四品;求了四品,就望着三品。

倘若当初吕铸听话去了南直隶当司业,吴氏会就此满意了么?也不会的,长年累月的母子分隔,会将她对儿子的思念扭曲成对媳妇的埋怨——肯定是你这个儿媳妇不得我儿子的喜欢,才会留不住他,让他以事业为先,甚至忽视了家庭。吴氏甚至可能借口想早点抱孙,一面强留桃姐儿在跟前侍奉,一面给儿子送通房。这样山高皇帝远,吕铸若糊涂一些,或者是那通房狡猾一些,导致庶子生在嫡子前头,那更有无穷无尽的麻烦在前头等着。

在看透了吴氏的性格之后,失望之余,余氏越发体会到了桃姐儿的不易。摊上这样的婆婆,还能这样周全,这样讨巧,甚至时不时得到几分来自婆婆的真诚的体贴,让婆家人在娘家人面前说不出一句否定的话,足见桃姐儿的作风有如绵绵春雨,是何等的润物无声了!

余氏忍不住自问,若是换成自己,处在桃姐儿的境地,摊上这样的婆婆,这样的小姑,自己能不能做得像桃姐儿这样好;又能不能像桃姐儿这样宽厚、大度,这样聪明地分清楚哪些事情并不重要,哪些事情一定要握在手心;面对所谓“不重要”的事情,又能不能真的不往心里去?

应该是不能的。从前在闺阁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姐姐,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性子太硬、太直”,不懂得以柔克刚的技巧。

余氏不由感到深深的庆幸:万幸自己嫁到的是殷家这样正派的人家,丈夫为人正直自律;婆婆和蔼宽厚;位高权重的大姑姐又十分明理,一点都不难伺候;妯娌虽有些说不清楚,但心也不坏……

说到妯娌,姚氏此时被女儿拉到外头,母女四人作势转了转,赏玩了一番周围的景致,便指了个小丫鬟领着娟姐儿去看丫鬟们跳百索,自己领着娉姐儿、婷姐儿一块儿聚在一棵榕树下说话。因着桃姐儿将自家院子把得很严,在听涛馆里倒是可以放心说几句话,不用担心望海轩的内奸偷听了去,故而姚氏很想同女儿们说道几句。可才张了张口,忽觉得百感交集,万千滋味涌上心头,竟一时无语凝噎。

娉姐儿、婷姐儿心中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母女三人面面相觑,半晌姚氏才缓缓开口道:“方才那个琼瑶是个什么角色,你们也都明白了?”

论理,对着未出阁的娇客,是不该提起这种尴尬的话题的。姑娘们也是,便是懂得了,也得装作不知道,这才是大家闺秀所为。可姚氏一片慈母心肠,一心希望女儿们懂得多些,出嫁了不至于眼前一抹黑,为婆母这种阳谋所限制。至于什么礼教不礼教的,倒是放在其后了。

婷姐儿想通这一节,便也收敛了面上的为难之色,微微点了点头。至于娉姐儿,更无那些顾忌,已经直率而又愤然地维护起了桃姐儿,低声斥责了两句,甚至质疑起了吕太太和吕铸的人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