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33章 祸水东引汝宁和亲

第33章 祸水东引汝宁和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哪知主意落空。殷太后情知许太后必然要悔,盯她盯得很紧,她才露出要硬闯金銮殿的意头,就被大批的宫人“请”了回去,任由她又哭又骂,也绝对不敢放她踏入殿内半步。许太后无奈,只好改为在皇帝下朝之后入乾清殿请求。可崇文帝却没有允准的意思。他虽然尚未亲政,却也明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君无戏言,倘若此时他挨不住母后的与姐姐的泪水而收回成命,往后还谈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等五月份安成与杨绶大婚,汝宁更是成了唯一的和亲人选,此事再无转圜。愈是临近和亲的日子,许太后便愈发忧心焦虑,唇角都起了燎泡,还枉顾瓦拉使臣早在筵席上见过汝宁一面,甚至拿了个换亲的馊主意,要寻了宫女乔装打扮,替汝宁和亲,浑然忘了如此汝宁虽然躲过了去国离乡的命运,却也只能一辈子隐姓埋名,见不得光了。

安成出嫁的时候,几家欢乐几家愁,殷氏一脉欢天喜地,许氏一脉却愁云惨雾——说愁云惨雾也不尽然,许太后与她的母亲固然痛心焦虑,但许太后的父兄,彭城伯父子所谋者大,却觉得汝宁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行为对整个盟朝和许家都大有裨益。如今公主和亲的美谈被街头巷尾交口称赞,往后许行羽入仕,仕途必然更加顺畅。一年之后皇帝大婚,许徽羽进宫,皇后周氏碍于许家声名,也不敢向她摆皇后的款的。

事情放在殷家宅门里,远不及朝堂上这般惊涛骇浪。于深闺之中的殷氏姐妹而言,和亲仍旧是遥不可及的事,折腾了几个月,也就是多了一个杨姓的表姐夫罢了。殷氏三姐妹都未嫁,安成大婚摆宴席的时候无缘入席,不免有些遗憾。松哥儿吃了席回来,被一姐二妹团团围住,非要他将新郎官衣摆上几个褶子都说清楚了才成。

娉姐儿生性爱俏,问的便是“表姐夫生得如何”,松哥儿背了手,说了一番老气横秋的话,说什么男儿郎重在品性才学,相貌不过皮囊罢了,岂有重皮囊而轻品性的道理,娉姐儿急得直跳,松哥儿才勉为其难说了句:“表姐夫生得俊朗。”又说起他对安成的爱重:“拜完堂起身的时候,安成表姐盖了盖头看不见,脚下一软,表姐夫一把就将她扶住了。在新房里揭盖头的时候大家起哄,表姐夫恐表姐面皮薄,还四处作揖,让大家口下留情些。”

松哥儿说大不大,说小也还算小,他这个年纪勉强还能进新房。

能讨着这么个媳妇,杨家上下都喜笑颜开,莫说杨绶珍而重之,杨老爷和杨夫人也很是感沐皇恩。

殷太后是垂帘听政的昭懿皇太后,安成女凭母贵,身份远远高出福清和汝宁一大截,便是摆足了姿态命杨绶尚主,杨家人也是要欢天喜地谢恩的。何况殷太后还如此亲切,半点没摆出架子来压他们一头,大婚之礼并没有安排在公主府,而是在杨府,请期之后杨夫人入宫拜见,殷太后还同她透过意思,说是打算让安成长住杨府,方便孝敬翁姑的。

如此,杨家的婚礼与其说是尚主,倒更像是娶妇,给足了杨家面子。光这一条,杨家人便要千恩万谢了。此外殷太后贤名远播,她教养出来的女儿,自不会差了,杨家人虽然与安成未有太多接触,但说过两句话,便觉得她斯文有礼,不是娇纵任性之辈,心中更加满意。

至于杨绶,盖头一揭,他一双眼睛便粘在了安成脸上,任由喜娘傧相如何打趣,他都浑不在意,便可知他对安成是何等的倾慕了。

安成三朝回门的时候,殷府上下早早地按品大妆,入宫候着。这算是殷宜娉姐妹记事之后头一次入宫,姚氏出了孝还未有拜见太后的机会,此番几回想带了女儿凑上去套近乎,可殷太后一心记挂女儿是否安好,哪有心思召见,姚氏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怏怏地坐在余氏下首。

娉姐儿的座次还要更靠后,都看不清这位传说中的太后姑母的面貌,只远远地瞧见她头上赤金坠玉丹凤啣珠的宝冠金光闪闪,光华夺目,心中好生羡慕。

等杨绶与安成携手而来,她的注意力便又转移到新表姐夫身上了。那一日缠了松哥儿问,他终究说得不详尽,如今自家瞧了,才发觉杨绶果然生得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