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笑了笑,福身道:“奴婢定然原话转述给我们太太。天晚了,二太太早些歇息,奴婢告退。”
绿蚁前脚刚走,花夫人身边的金玉也来了,不过她可不是替花夫人传话教训姚氏的,而是过来知会一声,今儿晚了,夫人免了明日的晨定省,叫姚氏安心睡个好觉。
等东府的人都走了,姚氏才冲远山冷笑一声:“瞧瞧,连我穿甚样的衣裳也要管了。”
远山点头道:“可不是,出客衣裳哪一件不是艳色的,今日太太穿的那件玫瑰色团花织锦缂丝蛱蝶褙子,喜庆不说,还能修饰身段,最适合太太了,也不知怎么惹了大太太的眼。正经婆婆都没发话呢,她就要来摆大嫂子的款了。”
群山在一旁听着,很想说道说道“喧宾夺主”这四个字,想想还是出去了。方才玉山无端受了迁怒,她作为一等丫鬟,自然要去安抚一番。
姚氏心中虽然生气,好歹算是管住了一张嘴,没当着绿蚁的面说出什么不中听的,已经是长进了。
哪里知道,小郡主的满月宴是办不成了。
八月未到,伴随着时疫得到有效控制的喜报一道传入京中的,是太子不幸染上时疫的噩耗。跟着太子前往九江的院判和御医们全都束手无策,宣武帝接着消息连夜将太医院院使从被窝里掏出来往九江送,院使日夜兼程抵达九江,见着太子情状,当机立断吩咐回京。
可等到八月初,太子殿下拖着伤病之躯一路颠簸到京中,只将将与皇帝皇后见了最后一面,甚至没来得及同久别的太子妃诉一诉衷肠,便撒手人寰了。
宣武帝盛年丧子,丧的还是他最疼爱也最器重的孩子,如何受得了这样的打击,病倒在床上,发着高烧,甚至烧得说起了胡话,嘴里颠来倒去说的那两句,便是“悔不该叫舜儿去九江”。
太子薨逝,乃国之大事,文武百官和宗亲命妇都要到思善门前去哭灵。太子贤名在外,这般英年早逝,世人论道起来,多是痛惜的。九江那边还有因着太子治理时疫有方,从阎王爷手底下抢回命来的百姓,听闻噩耗,自发地筹措了银钱,替太子爷立祠堂的。思善门前哀声一片,哭声震天,倒也并非全然为着应卯,个中有不少人都诚心恸哭。
哭着哭着,只听得勋贵那一列中间偏后的位置发出“咚”的一声,众人忙回头去看,却见正是太子殿下的嫡亲外祖父,宁城伯殷老爷,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殷老爷先是被抬到空置的宫室之中安置,等着一层一层报上去,传到皇后耳朵里,再延请了御医来医治,最后被抬上马车送回殷府。
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轮得上哭灵,殷老爷夫妇和殷苈沅夫妇身上有品秩自然在列,殷萓沅夫妻却留在府里。等见着一家之主是横着进门的,俱都慌了神。
余氏知道这个妯娌能不添乱已是难得,也不指望她帮手,接着消息先分派了人手,把府上的喜庆装饰悉皆撤了去,裁了缌麻衣裳出来,还吩咐人往老爷夫人的荷包里塞点清凉提神的香料,玉瓶里放上解暑生津的仁丹,就怕二老一来伤痛过度,二来哭灵的时候人多,天气又热气味又腌臜,受不住。谁料饶是如此,殷老爷还是昏了过去。
余氏等人还在哭灵,回来的也只殷老爷一个,姚氏慌了一会,才吩咐人把殷老爷好生送回春晖堂里,又打发人去请大夫,厨下熬起参汤来。
谁料殷老爷前脚刚到,后脚花夫人带着宫里的御医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