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地看见德善堂门外的那棵老榕树,闵钰意外地发现今天似乎没什么病人排队,走进善德堂才知道,原来是董老仙今天不出诊。
果真是一个有个性的老头儿,医馆里就一个学徒和掌柜在,他们是两父子,姓林。
“哎哟,闵小哥今天带来的药可真不错。”林掌柜对这些草药十分满意,赞不绝口,精明眼滴溜着这兄弟俩,笑呵呵地说,“不过你们兄弟俩也要量力而行,你们年纪小,不要到深山里去找药材,危险得狠呐。”
“我们这是……”
“多谢掌柜的关心。”闵双刚开口,闵钰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接了过去,也若无其事地笑了起来,“我们也没走多远,只不过心细一些,加上运气好,才挖得这些不错的草药,这不马上就送来给林掌柜了吗,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受寒发热。”
“是嘞,闵公子深思远虑啊,医馆最近正好缺风寒发热的药材呢,可真是及时雨。”林掌柜摸了摸胡子,没再说什么,麻利的给他们算钱去了。
闵钰漫不经心地等着,一旁的闵双不知道在想什么,把头垂得更低了。
他们的药材品质好,数量也不少,最后,闵钰的草药卖了两百三十七文,闵双的也买了九十六文。林掌柜都给了他们整数,还叮嘱他们下次有药还要继续送来。
闵钰爽快地答应了,和闵双拿着钱走出了医馆。他掂量着手里的铜板,心情很是愉悦。
花七十个点数赚了三百四文,去掉成本,也有两百七十。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闵钰总觉得他遇到的人怎么都是人精?林掌柜刚才为什么要打探草药的来历呢,还是说真的只是担心他们俩跑太深的山里去?
总之,还是谨慎为妙。
闵钰轻快地往前走着,才发现身后的闷气包落下了好远。
闵钰等着他走近,他还差点撞到自己。
“怎么,卖了钱还不开心?”闵钰打趣道。
谁知他刚一说,闵双就把刚才的钱递了过来,“给你吧,是你挖到的。”
“没事,小双拿着吧。”闵钰看着他快要埋到胸口的脑袋,笑着说,“而且你不是也教我辨认草药了吗,没什么你的我的。”
“钰哥。”闵双惊讶地抬起了头。
闵钰却把话题扯开了,“小双对医理很感兴趣?刚还在医馆里还和那学徒聊天呢。”
“……”闵双低着头没说话。那又怎么样,以前爹都不重视他。
“爹知道一定很欣慰。”闵钰走在他身旁,不管他错愕的模样,继续说,“你的努力爹一直都看在眼里的,不然也不会放心把医馆里分配药材的事教给你啊。”
“!”闵双听着闵钰的话,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其实从原主的角度看,也是有点嫉妒闵双的,因为闵之文放心闵双,可以把医馆的事交给他,而他自己资质平平,爹才一直教他医理的。闵之文知道两兄弟的长短,对他们是公平的,就是让兄弟俩有误会罢了。
“既然小双喜欢学医,以后哥给你开个医馆怎么样。”两人走在街上,夕阳拉着他的影子,闵钰说道。
“怎么可能。”闵双无语地撇了撇嘴。
闵钰笑而不语,换了话说,“走吧,今天赚钱了,咱买好吃的去。”
“……”闵双更无语了,钰哥什么时候这么爱吃了。
*
闵钰首先来到了杂货铺,因为杂货铺是最直接可以了解到普通百姓的经济水平的。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
山河镇总体生活水平都不高,饮食也不丰富,主要原因还是食粮和调味品价格昂贵,一斤猪油居然要二十七八文,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劳工一天的工钱都不够买一斤油!
闵钰以为这已经够贵了,没想到一斤酱油居然要三十五文钱,怎么不去抢啊!
后来才从伙计口中得知,这制作酱油是南方的工艺,西北方这边没有,所以这酱油是从南方运来的,怪不得这么贵。
这一斤黄豆才四文钱,变成酱油就卖得这么贵,果然垄断好赚钱。
闵钰突然觉得口袋里两百文钱可怜巴巴的,不过他还是忍痛打了一斤酱油,一斤盐和一斤糖,盐和糖也不便宜。还买了一些辣椒花椒,这两样倒是便宜,花椒原产中华,但辣椒是近几年才传入大乾的,也只在蜀地周围流行些。
最后还买了十斤米和十米面,一斤精米和白面都是十文钱一斤,糙米8文。
对比普通人家的收入,物价真的贵得离谱,镇上的人还好一些,贫困一些的村庄,可能一天都一赚不到一斤米的钱,更别谈其他的了。
唉,太难了。
*
“很重吗?”回家的路上,闵双见闵钰一路沉默,便问了一句。
“没有。”闵钰回过神,刚好路过市场:“走吧,再去买些菜,昨晚见你和小杰都挺喜欢吃鱼的,买条鱼吧。”
“哦。”
市场的鱼是从江里打捞上来的,闵钰买了一条三斤多的草鱼,在看到鱼篓里还有一条大黑鱼时,他灵机一动,笑道,“老丈,这条黑鱼也称给我吧。”
“好嘞!”
最后,渔翁还送了闵钰小半兜虾子,闵钰又在隔壁买了两块豆腐,和一些处理好的春笋,在夕阳落下之前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