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祈县得名于临近祈水,在县城的南端有个小型码头,可以停靠小型的船只。
虽然码头的规模不大,但是附近几个县城多山,想要将物资运出去,要走很长的山路,先把货物运到临祈县,再通过水路转到府城或省城去,能够省下许多时间和人力。
故而临祈县南部的码头十分热闹,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码头的搬运工也多。
陆舟将此次的目标客户放在这群搬运工上。
正午刚过,阳光不再那么炙热,在码头上来回搬运卸货的人多了起来。
陆舟来得正是时候。
他找了一个相对阴凉的位置坐下,旁边还坐着几个趁卸货间隙乘凉的搬运工。
陆舟将陶罐拿出来,用勺子舀出一勺还带着冰的酸梅汤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竹筒里,大声吆喝起来,“卖酸梅汤了,冰镇酸梅汤,加了冰块,清凉解渴!”
刚吆喝两声,就听旁边的人咽了一口水,“小兄弟,你这酸梅汤真加了冰?”
陆舟将竹筒里飘着冰块的酸梅汤给他看,“如假包换。”
“真的是冰!”旁边的另外几个人也凑过来惊呼道。
“兄弟,你这冰饮子怎么卖的?”有人受不住诱惑,上前问价。
“五文钱一杯。”陆舟道。
“五文钱?这也太贵了。”
“不贵,路边的茶棚里一碗茶水都卖两文钱,我这冰镇酸梅汤可是用祖传的秘方熬制,又加了冰的,冰价多昂贵诸位怎会不知,这富贵老爷们吃的东西,咱们花个几文钱就能尝尝,多划算的买卖!”
陆舟早已经调查过市场价,应对起来不慌不忙。
“额,是这个道理,那给我来一杯吧。”
一个码头工人从衣服口袋里翻出五文钱,陆舟接过钱,再给他舀了一些冰,才把竹筒递给他,“你是我今天开张的第一个顾客,多给你些冰!”
那人一听十分受用,仰头一口喝完,长叹一声,“爽!不愧是祖传秘制的方子,酸梅汤比我媳妇儿煮得好喝多了!”
其他人见状也十分意动,纷纷掏钱来买。
“兄弟,也给我来一杯,多给舀点冰!”
“我也要一杯......”
“我也要!”
......
不一会儿,人群中接二连三地发出啧啧叹声,“啧啧,冰饮子不愧是城里们老爷喝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太叫人享受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陆舟生意很好,不一会儿就卖空一个陶罐,银钱哗哗进账。
他们这边的聚集,自然引起了茶楼那边的注意。
姜子尧正被热得难熬,大汗淋漓,放下身段吃两口路边茶楼的粗糙茶水,就看见一伙人聚集在角落里。
“岁青,去看看怎么回事?”
身后的小厮应了一声是,便往那边跑去,很快挤进了人堆里。
不一会儿,小厮提着一个小竹筒钻出了人群,回到茶楼这边,将竹筒展示给自家主子看,“公子,那边在卖这玩意。”
“冰饮子?”姜子尧掀开眼皮子扫了一眼,若是平常,他断然看不上酸梅汤这种廉价的东西,但在临祈县这种小城还能出现冰饮子,确实有些难得,加上今天确实天热,他在这里等人也等得有些不耐烦,便没有再挑剔。
拿过竹筒,轻轻抿了一口。
竹筒边缘被仔细打磨规整,酸梅汤的味道也比较新奇,除了乌梅,似乎还加了陈皮和桂花干,冰镇后盛在新鲜竹筒里,配着竹子的清香喝下去,到有几分雅意。
这大概就是知府大人他们这些文人名士所追求的风雅了。
姜子尧脑子里突然闪过这个念头,低头想再喝一口时,却发现冰饮子不知不觉间已经喝完了。
“怎么不多买点?”姜子尧目光带着一丝责备看向旁边的小厮。
小厮诧异地看了自家主子一眼,随即反应过来,“是小的错,我再去买一杯来!”
没想到口味挑剔主子竟然喜欢这路边的冰饮子。
“等等,买两杯!”姜子尧叫住跑了几米远的小厮,重新吩咐道。
“是。”
然而,等小厮再次回来时,却两手空空。
“主子,卖完了。”
姜子尧脸色闪过一丝不耐,手指轻轻敲着桌子,目光飘向原来人流聚集的地方。
现在人群已经散了,那人已经开始收摊。
“你去把他叫过来。”姜子尧盯着不远处的陆舟,对小厮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