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意承认自己有些矫情还有些懒,在楚璟每天趁着建房子的空档还过来帮忙做家务和做饭之后,她可耻的对楚璟的提议心动了。
楚璟是真的鸡贼,知道自己的现在的优势在哪里,每天变着法子给苏云意做好吃的。他会骑马,每天都骑着飞云去公社或县里买肉,还跟寨子里的人换了不少菜,连火腿都换来了一只,当天就切了一块给苏云意做了,苏云意就着火腿炒笋干吃了两碗二米饭。
等楚璟的竹楼建好之后,他彻底登堂入室,进苏云意家就跟回自己家一样。而苏云意也被行动力惊人的苏爱国和苏保国安排了一份新工作……县委大院档案室的管理员。
划重点,临时工。
不过一个月工资也有十八块,而且县委大院的福利不错,有苏爱国和苏保国在,苏云意转正也会很容易。
“好好干,大伯和小叔不是说了,三个月就给你转正,表现的好还能提前,到时候你也就有了铁饭碗,现在都是吃商品粮了。”来了这段时间楚璟也不再是小白,对于这时候的铁饭碗还是挺懂的,后来苏爱国和苏保国给苏云意找了个‘铁饭碗’工作,他还特地找人打听了一下,知道苏云意找工作不忙还算轻松,转正后工资能加好几块,福利也比临时工好。
要是放以前,楚璟肯定是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现在他手里也还有原主家里人给的钱票,十几块钱并不算是什么大钱。但这是源源不断的钱,是长期稳定的收入。
说句不害臊的,等将来他和苏云意结婚之后,说不定各种票据的主要来源还得看苏云意的工作。
当然,两个人想要好好过日子,过好日子,单靠苏云意一个人是不行的。别说他是男人,养家的重任也不能全丢给苏云意,单说现在苏云意还没有同意跟他出对象,用苏云意的东西他都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他现在也是把自己的知青临时户口落户到了飞龙寨,成了寨子里的寨民户口。有了寨子里的户口,他也能养家禽牲畜。于是在房子建成户口落下来那天,他就跟寨子里之前联系好的人家换了六只鸡,抓了两只小猪崽儿,还养了两只羊,甚至还养了四只大鹅。
换这些东西花了他不少钱,但现在他也算是‘大户人家’了,加上苏云意那边的家禽牲畜,每天要吃的东西就不少。
好在鸭子和鹅都可以放在池塘里,每天喂两顿,在池塘里主要也就是玩玩水。羊和马也可以牵出去吃草,鸡在家里熟了之后,也可以跟鸭子鹅一样每天放养,可以说每天要操心的就只有两家加起来的六头猪和冬天家禽牲畜要吃的口粮。
但这也是不小的工程量,楚璟趁着现在还能种红薯,就把分给他的那一块自留地和苏云意家还没有种的自留地都种上了红薯,还从苏云意最初的打算里提取经验,拿糖和点心跟寨子里的小孩做交换,跟他们换晒好了的干草料和木柴。一段时间下来,女主外男主内的,两个人也磕磕绊绊的把日子过了下来,甚至还过的挺美。只不过比起他俩,这一批下乡的知青就要过的潦草多了。
这批知青刚下乡就因为太闹腾惹了寨子里干部们的不喜,苏有根只让他们休息了一天就跟着下地了。现在虽然不是农忙,但是对于一群从没下过地的知青来说,就是现在的农活都够要了他们小半条命。当然也不是没有条件好不想下地的,关于这点寨子里也不管,反正没有工分就不能分口粮,到时候吃不上饭寨子里是不会管的。
苏有根也知道知青下乡第一年都有补贴,每个月口粮加起来也有三十斤,省着点吃完全没有问题。可之前他们寨子里也有知青下来搞建设,除了他们寨子,附近的寨子也都有,可以说除了有门路的,其他的知青就没有一年两年就回去了的。更别说现在全国都在号召知青上山下乡,想要回城可要比之前难多了。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是真的能留在城里都不会来乡下吃苦受罪,这几个知青想要回城?
难!
虽然苏有根不会说因为知青们暂时无法回城就为难他们,但是上工了的知青他也不会放水,毕竟大家都不容易,将来知青一年后补贴没了,口粮又不够吃,到时候还要做倒欠户,苏有根都觉得自己能怄死。
苏有根替知青们着急口粮的事儿,觉得知青们就应该趁着现在还有补贴的时候慢慢习惯干活,也先攒点粮食下来,等到了以后没有补贴了,手里也还能有些余粮救急。
但知青们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楚璟搬新家的时候就跑到大队部去问为什么楚璟能一个人出去住新房子,后来知道房子是楚璟自己出钱盖的时候,又有人过来说要跟他搭伙。
饶是楚璟除了在苏云意面前有真性情,别的时候都不喜形于色都被他们气笑了。
他看起来像是什么很贱的人吗?自己掏钱建房子请人住?他又不是有病。
他的阿瑜都没有住过呢,他们那些人又算是哪个牌位上的?
脸可真大。
楚璟对跟他一批下乡的知青没有任何好感,在把人赶走之后单方面的不跟对方往来,每天尽职尽责的当个家庭主夫,倒是跟苏云智苏桃还有寨子里的一群小孩子混熟了,成功的成了飞龙寨的孩子王,以至于寨子里不少还没见过楚璟的寨民,都听过‘我楚哥’这个名头,并对他充满好奇。但很快,寨民们对他的好奇又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