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岐给姜航赐了座,上了茶,才缓缓开口:“前线的战报,姜宗主可听闻了?”
姜航回道:“草民也是方才听说的。听闻乘风受伤了,可严重?”
李岐道:“你放心,军医说让他休息个把月便能痊愈。”
“是吗?”好一句轻飘飘的休息个把月,说的就像只是蹭破了一块皮一样。姜航是不信的,只不过,他急也没用。
李岐见他似是不信,示意齐左全将战报呈与他看。
“你看,阿颂亲自写的战报,他真的没事,姜宗主就宽心吧!”见姜航打开战报看了,宽慰他道。
“字虽潦草了些,但还是看的出是他的字迹。不怕姜宗主笑话,朕曾经也领过兵,打过仗。最烦的就是写战报写折子,哪怕是捷报都是随便写,能看出是个什么字就成。”见姜航皱着眉,李岐还给他解释。
“嗯,谢陛下体恤!”姜航跟李岐道谢,谢他没有怪罪。说真的,乘风给他写的私信每一个字都写的认真,而且从字迹便能看出他每次写信心情都很不错。没有一个像这战报上的字,咋一看还真看不出这封战报跟每一封私信是同一个人写的。
“不知陛下今日召见,所为何事?”姜航继续道。
李岐言归正传,道:“你也看到了,今日秦大哥也在。主要是想找二位商量一下,军粮和军饷的事。”
“草民乃一介白衣,这军中之事,我能有什么办法?把我全部家当捐出去充当军饷,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啊!”姜航如实回答。
李岐知道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有些为难姜航。他望向一旁的秦文杰。
秦文杰心领神会,道:“军饷的事,我可以想办法凑一凑,大概能凑出个四五十万两给雁北关大军作军费。只不过粮草这些不是有钱便能买到的,目前以我的能力可能最多只能凑到一万石左右,这是我的极限了,陛下可以再问问其他人。”
李岐思考秦文杰说的话,军饷有四五十万倒是能管上一年的军费,可粮草一万石,只能管十天不到,加上户部,他们能凑到的粮草也不过几千石而已。
秦家是大周首富没错,富可敌国也不是个形容词,人家又出钱又出粮,甚至比国家出的都多。
李岐也不能强人所难,他道:“行,秦家大义,每次国家有难,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大战结束后,朕一定好好封赏秦家。你准备好粮草和银钱,朕派西郊大营总督黎源海黎将军带兵押送,顺便带兵支援雁北关。”
追云站出来道:“陛下,黎将军不能离开京都,西郊大营若是空了,京都的安危谁来守护?陛下三思!”
李岐也知道京都防守不能空,只不过赵颂的折子上写的清楚,近点的援军也被北漠绊住了脚。
李岐:“可是,除了黎源海,朕还能派谁去?”
追云想了想道:“南疆的叶总督可能前往?”
“不行!”李岐与姜航一同说道。
“姜宗主,请讲!”李岐让姜航先说。
姜航:“远水解不了近渴,从南疆赶到北奴太远了。”
李岐想的确是南疆水军不能离开,如今北边起了战事,南边不能再出问题了,万一调走了叶之木,恐怕会有人趁虚而入。
“那姜宗主有何高见?”二人想的都有道理,李岐问姜航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姜航起身抱拳:“回陛下!西郊大营不能离开,可以从禁军借调一些人前往支援。”
李岐想也没想,道:“禁军拢共才两千多,都派出去了,那京都的巡防不要了?”
姜航继续道:“早就听闻陛下身边的追云统领用兵如神,当年跟着陛下大杀四方,最擅以少胜多,最出名的一战,便是以五百人赢了西域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草民实在是佩服得紧,想来追云统领带一千禁军足已!兵贵在神速,人越多反而越是怕来不及。”
“至于京都的防卫,人手不够可以再从西郊大营调。如果是远征支援的话,草民觉得追云统领比黎将军合适。”
是啊,李岐经过姜航这么一提醒,他终于想起来了,整个京都,跟西域敌军交过手,最适合出征的将领,便是追云了。把他圈在皇宫久了,都快忘了当初追云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是何等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