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沈师伯也不知道我们的消息啊!”
姜航:“咱们到前面的青雨镇歇脚,我叫人给鸿渐送个信!”
“嗯!”乘风点点头。
雾雨山上,龙哮堂
“父亲,本就是韩青云技不如人,为什么还要派人去为他报仇?”龙脊不解的质问着龙啸天。
龙啸天因不苟言笑,而不怒自威,他道:“他们一下便杀了我龙哮堂的两大高手,本座不该找他们出口气吗?”
唐飞燕抱拳感谢道:“谢堂主为飞燕做主!”
龙啸天:“姜航是个难缠的主,脊儿,你是龙哮堂第一高手,就由你带人去解决了吧!”
“父亲!你要我去杀了姜航?”龙脊不可置信!
龙啸天怒道:“怎么?难不成之前的谣言都是真的?堂堂龙哮堂少主,竟然真的喜欢男人?”
龙脊解释道:“虽谣言不实,但我与姜航亦是好友知己。你让我杀他我做不到!”
龙脊知道姜航心有所属后便不再纠缠,但他还是很欣赏姜航,所以还当他是朋友。
龙啸天:“你做不到?你的意思是要让本座亲自动手吗?”
“堂主息怒!有消息来报,他们今晚在青雨镇落脚,就让属下带人去吧!”唐飞燕不想让龙脊为难,便主动请缨。
龙啸天同意。
龙脊继续劝道:“明知道不敌,为何还要去送人头?”
龙啸天:“你不去就只能让飞燕多带些人去,他们才四人,飞燕,你带上一百人去取了他四人性命来!”
“是!”唐飞燕领命。
龙啸天看着他那不争气的儿子,气不打一处来,吼道:“龙哮堂是杀手组织,你以为是寺庙道观吗?感情用事,慈悲心肠。将来本座怎么放心把龙哮堂交到你手里?”
龙脊低头不语。
龙啸天只恨自己怎么就这一个儿子,还一点不像自己。
龙啸天扶额道:“下去吧!”
“父亲……”龙脊似是有话要说,见他爹这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又将话咽了下去。
青雨镇,往南是青龙教的青龙山,往东是青城山,往西也就是龙哮堂所在的雾雨山,而青雨镇离雾雨山路程最近。
到了青雨镇,四人来了瓦舍听戏喝茶。
“阿航,你要这么多牛肉干吃得完吗?”乘风看着两盘堆的像小山一样的肉干,心疼不已,这么浪费,不要钱的吗?他这师父可真是不会过日子。
姜航可不缺钱,“哦,我带阿年吃饭习惯了……”可不是嘛,他家的狼吃这么点也堪堪够填牙缝的!
陈墨柒夹起一筷子,憨笑解围道:“无妨!我吃!”
陈瑶也夹起一筷子,淡淡的说:“我也爱吃!”
乘风见这三人沆瀣一气,故作生气:“好啊,你们三现在是一伙的了?”
陈瑶连忙给她这位师父也夹了一筷子,讨好道:“没有没有,师父吃菜!”
乘风只是想杜绝浪费,没想到这三人这么冥顽不灵,他故意沉脸:“为师不吃辣,你故意的吧!”
陈瑶一顿,她还真不知道。“那……还是我自己吃……吧!”
陈瑶准备将牛肉干夹回来,可又被乘风拿筷子阻止了,脸色恢复了正常,“一点点倒也还好,早就被你师公练出来了。”说着剜了姜航一眼。
姜航自动忽视了乘风的眼神,“我就说嘛,辣椒是好物,多吃对身体有益!”又讨嫌的给他夹了几块肉。
乘风正准备发作,好好跟他说道说道,这时,台上一折戏唱完,换上了书说人。
正在讲姜航年少时独身前往西域找西域第一高手嫣奇恩报仇的江湖趣闻。
乘风脸上怒容立即转换成了笑容,笑得一脸揶揄,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看向故事的主人公。
姜航再看向陈家兄妹,果然,如同复刻一般。
“咚!”的一声,一锭银子稳稳落在了说书人那桌案上的惊堂木旁。
说书先生惊讶的看向姜航,满脸疑问,姜航不急不徐的饮尽杯中酒,“我说,南郡盟盟主姜航的故事大伙都听腻了,先生换一个讲呗!”
说书人看在一锭银钱的份上,被打断也不恼,反而笑嘻嘻问道:“那这位客官想听哪一出故事呢?”
还能点啊,姜航想了想,不怀好意的望向乘风,乘风一个激灵,还没来得急阻拦,就听姜航大声道:“那不如给大伙讲讲咱们大周骁勇军统帅武安侯的英雄事迹吧!”
“啪!”惊堂木一响:“话说武安侯大战北漠王子阿古达木……”
乘风没想到,自己以为平常的事,在世人看来是这么传奇的事。故事从说书人嘴里说出来,更加精彩。一瞬间乘风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了意义。
“师父,我一定将四境进犯我大周的外邦全部驱逐,为我大周百姓开万世太平!”乘风为了不辜负百姓对他的期许,他将自己的决心说与自己最亲近的人。
姜航会心一笑,举起酒杯:“那便祝你,马到成功!”
见状,陈家兄妹也对着乘风举起了酒杯。
乘风也跟他们碰了杯,不过喝的时候犹豫了一下,遂比他们三人慢了一步。
姜航夺过乘风的酒,一饮而尽:“你酒量不行,就别喝酒。此镇名为青雨,离龙哮堂不过二十里,今晚别睡太死。”
姜航交代大家晚上小心龙哮堂的人袭击。
陈墨柒虽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却也不知道原来龙哮堂竟然离青城山也不远。“龙哮堂存在至今,江湖朝堂也没几人知道龙哮堂老巢在何处啊!姜宗主果然厉害!”
姜航笑而不语,乘风以为是龙脊的缘故:“他连这都告诉你了?”
姜航用脚在桌子地下轻轻踢了他一下:“又想什么呢?我可是南郡盟的盟主,虽然龙哮堂不属江湖,也不属朝堂,但龙哮堂既然存在于南郡,我自然得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咯!”
陈瑶好奇问道:“在哪?”
姜航:“青雨镇外往西行二十里有座雾雨山,龙哮堂便在那雾雨山上。”
雾雨山不出名,风景也不起眼,常年下着毛毛雨,整座山像被大雾笼罩,因此而得名。
乘风想起之前从京都去庐方山的时候经过雾雨山下,难怪姜航知道,从京都去庐方山雾雨山下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