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破口大骂:“好个竖子,你窝藏逃犯不提,竟敢信口雌黄。”
身后数位将领齐声道:“欺君犯上,当诛!”
韩信解下随身的包袱皮,捧出一只精美锦盒,单膝跪地献给皇帝。左右打开锦盒,里面是钟离眜的人头。
刘邦微微点头,韩信正得意间,只听皇帝一声暴喝:“拿下!”左右将韩信用麻绳捆了,丢进后车。
韩信此番奋力挣扎,大声呼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诛!”
他反复吟咏,歌声凄凉。刘邦翻身下马,坐在战车的前面。他对着韩信说道:“闭上你的鸟嘴!”
韩信大喊:“冤枉啊,不白之冤啊!”
刘邦压低声音:“有人告你谋反,想活命就闭嘴。”
韩信乖乖闭嘴,刘邦为主驭,载着韩信回了洛阳别宫。一同随行的有梁王彭越、樊哙、夏侯婴、靳歙、灵常等将领。
回洛阳后,刘邦贬韩信为淮阴侯,将他软禁在离皇宫不远的一座大宅中,家丁仆役俱是刘邦的耳目,一有异动,即刻捉拿韩信。
韩信由一呼百应的楚王变为阶下囚,竟日闷闷不乐。此人不饮酒,不打牌,不好声色犬马,每天清晨搬一只坐具坐在天井里,对着天空发呆,傍晚收了坐具回卧室睡觉。一连七日都是如此。
刘邦心想:他也是可怜。于是决定亲自前往淮阴侯府上,安慰他一番。
许是君臣二人有心电感应,韩信这一日没有坐井观天,他梳洗整齐坐在堂前下棋。棋盘很奇怪,棋子也很奇怪,棋手左手执黑子,右手执红子,也很奇怪。但是已经比他平日正常许多了。
刘邦远远向他打招呼“爱卿别来无恙,你在做什么呢?”
韩信介绍道:“这是臣自创的象棋,请陛下手谈一局。”
刘邦坐在他的对面,韩信执黑子,刘邦执红子。只听韩信娓娓道来:“臣自汉元年追随陛下,平生所历百余战,未有及广武涧者。项王一箭贯穿陛下胸口,稍有差池,这天下,得换个人来坐。”
见刘邦笑而不语,韩信继续说道:“昔日陛下将广武涧以东尽数划给项王,这是楚河汉界,这是陛下,这是项王,将帅虽勇,也需谋臣相之,故曰象棋。”
刘邦看着棋盘,问道:“这个象棋,难不难?”
韩信:“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韩信执起一枚黑卒:“请赐教。”
第一局,韩信赢了,赢得毫无悬念。
第二局,刘邦输了,输得莫名其妙。
君臣二人在四四方方的棋盘上,战得酣畅淋漓,韩信节节胜利,刘邦步步败退。
转眼已是黄昏,陛下亲临府邸,不消主人家吩咐,仆役们自然奉上精美酒馔。
韩信起身:“屋舍破漏,茶饭粗砺,恕臣不能留陛下用饭了。”
刘邦告辞:“明日再来。”
韩信他称病不朝,也拒不接待朝中诸臣子,重臣颇有怨言。然而刘邦一有空闲就去淮阴侯府邸陪伴韩信,与他对弈、闲聊。陛下是要杀韩信还是要抬举他,众人拿不定主意。
一日,君臣二人在庭中比剑,刘邦年老,韩信年青,两人对打了足足一个时辰,竟不分上下。
刘邦面有骄矜之色,问韩信:“我与汝,孰善将兵。”韩信恭谨对曰:“禀告陛下,自然是臣。”韩信用敬语说着不恭敬的话,左右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刘邦问道:“你猜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对曰:“至多十万。”
刘邦气笑了:“那你呢?你能带多少兵?”
韩信夸下海口:“多多益善。”
刘邦微微摇头:“不尽然。”
韩信仿佛受了侮辱,于是说道:“昔日睢水之战,上领诸侯军五十六万众,项王以三万轻骑破之。陛下仓促东逃,何其狼狈!”
刘邦彻底破防了,说话也不禁阴阳怪气:“哦,若依阁下所言,为何这天下属于汉,不属于齐。为何朕为天子,齐王为禁苑囚徒?”
韩信见刘邦气得胡子都张开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恭维道:“臣善将兵,上善将将。上能军善战,信不能及也。”
刘邦拂袖而去,淮阴侯府邸众人跪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