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这时就大声说道:“这就是违反军纪的下场!你们记住了吗?”
人群瑟瑟发抖,一个个乖乖点头如同小鸡啄米,十几万人编成了三十余个方阵,却吓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韩信蒙着眼睛,听着一阵阵惨叫,身上一阵阵起鸡皮疙瘩,心里默默数着数:14、13、12......他心里怕极了:这个汉王怎么如此凶残?
韩信继续数数:4、3、2、1,轮到了自己。
行刑的士兵飞起一脚,把韩信踹上了死刑台。一左一右两个士兵将他重新固定好,刽子手的刀举起来了,黏稠的液体滴在韩信的皮肤上,烫得韩信满地打滚,嘴里哇哇大叫。
刽子手正要落刀,夏侯婴大喝一声:“住手!”
韩信心知自己有救,于是以头抢地,磨开了遮脸的布帛。他顾不得脸上鲜血淋漓,也顾不得阳光刺眼,睁大了眼睛嘶吼:“好汉饶命!”
夏侯婴哭笑不得,心想:若不是我有心饶你,哪能容你在刑场撒泼?然而这个人不识好歹,众目睽睽之下求饶,自己反而不好放了他。
夏侯婴看着韩信,韩信颇有几分姿色,是以夏侯婴还记得他,他存心要救下韩信。
救归救,基本的流程还是要走。
于是夏侯婴板起脸来,慢慢走下监斩台,来到韩信面前。
此情此景:刽子手收了刀,行刑队给韩信松了绑。
夏侯婴面无表情,声音也是冷冰冰的:“我为什么要放了你呢?”
韩信诚惶诚恐,他诚心发问:“汉王欲得天下,何以斩杀壮士?”
夏侯婴本身就不打算杀韩信,此时立刻装出一副震撼的样子,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韩信身上,拉着他的手一同走入军帐。
韩信捡回一条小命,对夏侯婴感恩戴德,极力讨好他。
夏侯婴出身寒微,为人小心谨慎,不喜欢那些和他同等出身的朋友,嫌弃那些人粗俗无礼。韩信他是贵族啊,搭救了落魄王孙,这件事本身就给夏侯婴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韩信舌绽莲花地赞美着夏侯婴,夏侯婴看着他脸上和身上的血痕,心疼极了。他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向汉王进言,提拔韩信,不能让他守仓库了。
夏侯婴让韩信住在自己的军帐内,每天给他擦洗换药,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韩信好吃好喝住了十余日,不仅养好了伤,整个人也白胖了一些。
这时夏侯婴给他精心打扮了一番,又仔细叮嘱他汉王的好恶,带着他去拜见刘邦。
刘邦初见韩信,只觉得这个人普通而枯燥。
韩信出身不错,但是他的家族已经没落了,没有任何助力。
韩信相貌不丑,但是仅仅是中等姿色,做不了男宠。
韩信识文断字,但是他只是个蒙学水平,诸子百家一概不知。
韩信弓马娴熟,但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
刘邦大失所望,他的时间那么宝贵,居然浪费在这个一无是处的韩信身上。转念一想:夏侯婴掌管着自己的车马后勤,不能拂了他的面子。于是提拔韩信做了治粟都尉,是军中粮草的总管。
韩信捡回一命,又连升两级,于是做事更加小心谨慎。
汉中日照不足,多阴雨。韩信一边望着天色,一边推算着历法,每到晴天就命令小兵们把粮草拿出来晒干,等到天色变阴就立刻收起来。
他爱惜粮食,颗粒归仓,手下的小兵们也无比听话。短短数月的都尉生涯,韩信找回了自我和自信。
韩信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做个治粟都尉,未免大材小用。
萧何盘点账目,发现军粮的储备日益充足,而消耗却变得越来越少,于是心生疑惑,前往仓库视察。
韩信时任治粟都尉,他向萧何推荐了自创的粮草管理办法。
萧何啧啧称奇:眼前的年轻人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还能把大几十个小兵管得服服帖帖。这样的人才只是用来管粮草,未免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