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有六千多个士兵,刘邦把这些兵卒和原先的士兵编在一起,整顿人马继续攻打下邑县。
张良是韩国贵族,早年曾散尽家财广交英豪刺杀祖龙,事迹败露后隐姓埋名,四处流窜。这一个多月来,他冷眼旁观,发现刘邦的智谋英武远胜旁人,当即投靠刘邦,和他并肩前行。
三月初,刘邦打下了下邑县,整顿兵马,继续攻打丰邑,未果。
四月,项梁率兵渡江而来,手起刀落斩了景驹和他的代言人,驻兵萧县。
项梁是将门之后,却生了一副书生模样,然而这不减他的威望。
项梁对留县众人道:“我项氏世代为楚国尽忠,景驹算什么东西,也配称王?”
然而在响应陈胜的各路诸侯面前,他却说:“某家是为陈王复仇,陈王身死而大业未就,景驹者,逆臣贼子,其罪当诛!”
项梁虽为楚人,但是这些年都在会稽郡,旧属吴越之地,楚人知道项氏的威名,对项梁却并不了解。
刘邦在家多次鄙薄项梁,称他是出不了会稽山的病秧子,他一个楚人领着一帮吴越子弟打仗,打下的地盘越多,积攒的矛盾越多。
此时项梁自号“武信侯”,打着为陈胜复仇的名号,屯兵萧县,身边聚集了门客百余人,江东豪强子弟八千人。兵强马壮,广交天下诸侯。
刘邦闻言,穿上最好的战袍,备好玉璧一对,玉佩两枚,带上一百个骑兵,去向项梁借兵,继续攻打丰邑。
项梁正襟危坐于堂前,一左一右站着两个锦袍公子,白衣公子年龄约有二十五六岁,衣饰华美,肤色冷白,双眸漆黑,蓄着漂亮的髭须,神采飞扬。黑衣公子约有二十上下,性情沉静,白面无须,发上束着金环,剑柄镶着一颗璀璨明珠,全身再无一处装饰。
刘邦不动声色地打量两位公子,样貌气质都不像项梁,他也不便多问。于是献上礼物,呈名来意。
项梁命人将玉璧收好,又将玉佩丢给两位公子:“子羽,子楚,拿去玩吧。”
项梁发问:“沛公需要多少士卒?”
刘邦回答:“三千。”
项梁:“某家与你五千士卒,另有十个五大夫将。”
刘邦道了谢,带着项梁的兵卒去打丰邑。江东子弟素来善战,再加上项氏的兵法如神,不到半日功夫,丰邑就被攻下了。
丰邑内火光冲天,残兵游勇且战且退,刘邦的人马从四面八方喊道:
“献出雍齿,饶尔不死!”
“小人雍齿,速速受降!”
雍齿不见了,这个无耻之徒趁着城中混乱之际溜到了魏国,刘邦重新夺回了丰邑。
“那个大胡子老头是什么人?”刘邦走后,项羽问项梁。
“子羽不得无礼,你得称他一声沛公。”项梁说道。
“沛公?很新鲜的称呼。”项羽好奇。
项梁于是将刘邦起义的故事细细说给项羽听,不住赞叹:“沛公,真豪杰也。”
项羽撇了撇嘴,问道:“他也是前来投奔季父的吗?”
项梁:“他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项羽脱口而出:“凭他也配?我项氏兵强马壮,投鞭断流。他连三千个小兵都凑不出,如何与我们合作!”
项梁:“凭他在旧楚和三晋的威望。”
项羽:“他有个什么威望,我从来没有听过这号人物。桓楚,你听过吗?项庄,你听过吗?”
桓楚和项庄纷纷摇头,项羽说道:“看,他们都没听过。”
项梁:“黄口小儿不得呶舌。”
项羽又说道:“你们两个听见季父的话没有,下回见到老头,不要叫他老甲鱼,老棺材,老寿头,要恭恭敬敬地行个礼,尊称一声沛公!”
项庄捂住肚子哈哈大笑,连眼泪都笑出来了,桓楚抿着嘴在笑,项梁脸上挂着笑,拿手指指着项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项羽继续呶舌:“前提他若是回得来。他若是回不来,此事作罢,可惜我们的五千士卒也折进去了。”
他正在高谈阔论间,使者前来奏禀项梁:“沛公凯旋,未损一兵一卒。”
项梁走下堂来,赞叹道:“果然神勇。”项羽项庄和桓楚叽叽喳喳叫着“沛公”,也随季父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