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像是菊花的花瓣呢。”
“哪有那么粗!”
“可入水散开那一瞬间可不就是像花开的一瞬吗?”
“我倒觉得像丝线,又有些像窗纱。”
不管觉得像什么,这些围观的人都觉得,这小娘子未免太厉害了些。
方才厨艺大会开始之前,还有护卫把这小娘子拦在外面了呢!
“刘兄,我怕你是要亏钱了。这小娘子,只看刀工,比起你家那大厨还要胜上好几分呢。”
那被称作刘兄的就是在厨艺大会开始之前让护卫拦住苏禾安的人。
他家也是做吃食生意的,在城北和城东各有一家酒肆,那酒肆新来的掌厨可是他父亲去府城花了重金请回来的,他本以为,这厨艺大会自家能够稳稳拿下了。
到时候,一方面能赚到白云书院院长生辰宴的大笔银子,另一方面还能打出名声、让他家因为上一任大厨告老归乡而流失的食客重新回来。
而且,他还能去旁边的赌局赚上好大一笔。
毕竟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家已经请来了新的厨子,都押宝另外几家传承了百年的酒肆。
谁知道突然冒出这么个小丫头?
之前看到的时候,他还以为有低级请帖要来参加厨艺大会给自家摊子长点名声的,是她身边那个妇人!
“她是姓苏?”刘少爷的神色有些晦暗不明。
他身边那人微微颔首:“方才验请帖的时候我瞧见似乎是苏。”
“咱们中江县几大名厨,东郑西王北容南谢,未曾听说过有谁姓苏的啊。”
“想来这便是高手在民间吧。”
刘少爷家中做吃食生意,虽然都是从外面请厨子,自己的手艺不过尔尔,却知晓其中门道:“这句话你自己说来信吗?她这手刀法,就算是放去府城,也能进前十吧。而且别忘了,这小娘子看着才不过十三四岁,穿得也是破破烂烂的,她真的能有那么多机会练习刀工?”
“英雄出少年,天赋这种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说话的是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名厨,正是方才那人提到的东郑家的当家人。
他如今手已经有些抖了、家里的酒肆也都交给小辈们,只有逢年过节或者上面来人了,才会做上一道菜露一手,但看到这小姑娘手起刀落间将豆腐变成均匀的细丝时,他忽然有些想念自己围着灶台转的日子了。
也不知这小姑娘是谁的徒弟?
府城的?又或者是京城来的?
他们这一圈子人,怕是教不了她了。
苏家母女不知道因为苏禾安露的这一手在中江县掀起了多大的风浪。
苏禾安还在认认真真做着自己的松鼠鳜鱼。
把葱姜蒜水腌制过的淀粉水里滚了一圈,再去沾上一层干淀粉。
裹上干绿豆粉之后,那鱼肉更像松果的鳞片了。
“这又是要做什么?”周围的人不明所以,他们本以为她只是要做一道更漂亮的酸菜鱼,如今细细一看,这小娘子的灶台上根本就没有酸菜。
反而是有……梅干?
“她这梅干是要来做鱼还是豆腐?”
“豆腐吧,鱼如果不用重重的香料味盖住,会有臭味的,但梅干混着那些的味道也会很奇怪的。”
“说不定就是中看不中吃。”那刘少爷冷哼一声。
这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别最后坏了他的赚钱大计。他转过头去看自家重金请来的名厨,那灶台上满满的山珍海味,又放下心来。
刀工就算切出花来又怎么样,就一条鱼一块豆腐,又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怕是冯院长尝都不会尝,也就骗骗街边这些没见识的人往她家的铺子去罢了。
起锅,烧油,因为要炸鱼,苏禾安化了一大块猪油,她心疼地抿了抿嘴。
等油开始冒热气了,再小心地拎起鱼肉,把滚烫的热油浇上去。
等鱼肉初步定了个形之后她便把它滑入油锅之中,用中火慢慢炸着。
鱼头也不能漏,她用盐和葱姜蒜水擦了擦鱼头,也顺着锅边滑到热油锅里。
郑老爷子看着她炸鱼,暗暗夸了一句胆大心细,若这是他徒弟便好了!
接着,苏禾安另起一锅,开始炒制松鼠鳜鱼的浇汁。
因为在现代的时候都是用番茄炒,昨日她还特意用这梅干做了个酸甜里脊让苏苗安和梁玉英试试味道,前前后后试了十几种配比,这才定下了最后的酸甜汁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