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英感慨地看着苏禾安,二十年前她也像苏禾安这样,觉得有点机会自己就该抓住,赌输了无非重头再来罢了。
但二十年过去,她甚至保不住苏记。
“阿娘,你相信我。”
是了,苏禾安和她不一样,她的抓住机会是去劝自己在村里手艺出众的丈夫来县城做生意。
而苏禾安,自己就是那个手艺出众的人。
甚至比她丈夫强多了。
苏苗安不太懂阿娘和姐姐在做什么,但她知道,是姐姐让她能顿顿有肉吃:“阿姐,苗安相信你!”
三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便到了东市,人明显比昨天少了不少。
“来三个粉丝肉包子。”一个手里扛着一大包东西的汉子直愣愣走过来,他将手里的东西直接放在地上,又在里头摸出一个打满补丁的钱袋,从里面数了十八个铜板给递给苏禾安。
苏禾安刚把手推车靠在路边停了,看着来人,乐呵呵地揭开蒸笼,自己这是有回头客了。她从里面挑了三个白白胖胖的包子递给那汉子,“杨叔可真爱这粉丝包,今日还有萝卜丝肉馅的,叔可要尝尝。”
这人便是昨天那三弟。
“那两个粉丝一个萝卜丝吧,让我来试试味道。小娘子你手艺好,想来味道是不错的。”
汉子接过包子便直接咬了一口,苏禾安秘制的萝卜肉馅那股霸道的咸鲜在空气中扩散开来,因为嘴里正嚼着包子,他说话有些含糊:“还真是不错,你这馅比城里好多铺子里的做得还要好吃。明明你这里头还掺了菜啊。”
“主要是里头那股辛辣味,让人吃了一个还想接着吃,”一个手提着菜篮的大娘也走过来递了一把铜板给苏禾安,“粉丝和萝卜丝的,我都要五个。”
“指不定是加了什么料呢。”旁边一个卖炊饼的老板大声说。
“我老王做了半辈子的吃食生意,这小女娃才多大,能有什么手艺?”
“人家估摸是家传的手艺哩。”大娘接过十个包子,满脸喜色地走了,路过那炊饼摊便回嘴了两句,“倒是你,做了这么久炊饼也不好吃,你家娘子都不爱吃,这谁愿意买?”
“陈家婆婆你别是收了这小娘子的银子才这么说吧。”
“我只会给小娘子送铜板!”
苏禾安忙着做生意,无暇和那炊饼老板吵,但她意识到,自己生意开门红,定然有不少同行已经眼红上了。
想来,模仿自己用粉丝做包子馅的人也要出现了吧。
苏禾安想,这东西可没那么好抄。
而且她打算做的东西还多着呢。
重要的还是那炊饼老板那句她是不是加了别的什么东西。
得想办法把辣椒过个明路才是。
她一个做吃食生意的,就怕被人旨意用的原材料有问题……
又是把暖碗里的包子都卖了个精光,苏家母女三人带着一大包铜板和空空如也的暖碗开开心心回了家。
今日的系统积分没有那什么新手加成了,来买的又多是回头客,最后到手的居然只有两个积分。
早知道就先不换干辣椒了。
保温功能又要再等两天了,还好,按照目前的进度,能赶得上二十日的大集。
苏禾安可是准备在大集大赚一笔呢。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眼前最重要的还是明日给程婉如送去的菜。
苏禾安一进厨房便看到自己出门前准备好的小麦粉水。
她端起那放小麦粉水的盆子,将上面的水都倒在了菜园子里,盆中只留下沉淀好的面糊,并把这些剩下的面糊都搅拌均匀了。
她又去寻了个极大的盘——想来是曾经苏父用来做饼的,在上头刷了一层菜油后,把和好的面糊薄薄地倒入其中。
这就可以上锅蒸了。
这东西蒸得快,几乎是刚盖上盖子便可揭开
从那盘子上揭下来的凉皮,热乎乎的,软软糯糯还半透明的样子很是好看,而且她刚做好的凉皮既没有裂口、也没有产生大的气泡。
苏禾安满意地点点头,虽说许久未做凉皮了,却没忘记这面糊的配比与质地。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苏禾安便已经蒸上了五张凉皮。
为了防止明早要吃的时候这些凉皮已经粘连在一起,苏禾安又在凉皮间都刷上了一层薄薄的油,这才将凉皮放在盘子里。
如今天气虽然凉,但为了以防万一,苏禾安还是又去寻了个木桶,掰了几根树枝做了个简易的支架放在里面,再把放有凉皮的盘子放在支架上。接着用绳子挂着木桶,吊在水井上。
也算是半个冰箱了。曾经只在书上看到的方法,没想到竟真的有一日会用上。
苏禾安苦中作乐地想到。
也不知道系统到了夏天能不能给她弄到冰来,冰奶茶冰果茶那可是夏日赚钱利器呢!